不同室内灵芝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

来源 :中国食用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梅州室内代料栽培灵芝3种常用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常见的处理方式分别为处理1(梅州本地种,33 cm×15 cm栽培袋)、处理2(梅州本地种,33 cm×17 cm栽培袋)和处理3(三明京大种,33 cm×17 cm栽培袋).结果表明,处理1生物学效率(21.21%)最高;处理2灵芝孢子粉产量(干粉,9.48 g/袋)和经济效益(3.48元/袋)最高,具有较多优势,适合在梅州推广应用;处理3的孢子粉产量(干粉,9.27 g/袋)受高温影响小,具有耐高温的特点.通过构建灵芝孢子粉产量变化趋势图,结果表明梅州6月中旬采收孢子粉能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其他文献
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野生资源面临枯竭,人工栽培技术尚不成熟,因此,通过对湖北夷陵野生桑树桑黄生境的调查分析,了解桑树桑黄生长的适宜条件,为资源保护和人工驯化提供参考.野生桑树桑黄所在桑园四面环山,有山涧水流经过,桑园间作杨树,与苔藓、杂草等形成植被群落.桑树树龄20年~30年,因采叶养蚕、特定栽培管理方式及生境内各因素相互作用,桑树老化衰败濒临死亡干枯.该桑园桑黄自然发生率达36%~42%,调查周年时间段内,生境日平均温度高于15℃、平均湿度高于
以3个马鞍菌(Helvella elastica)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其菌丝颜色、密度、均匀程度、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及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碳源对3个野生马鞍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个马鞍菌均能利用单糖、二糖、多糖及糖醇,说明马鞍菌的碳源利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同马鞍菌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各不相同,说明马鞍菌对碳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马鞍菌菌株M2和菌株M7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菌株M6的最适碳源为乳糖.从碳源利用情况看,在马鞍菌菌株驯化栽培中,优先选择菌株M2和菌株M7作为生产菌种,可
研究香菇的浸泡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香菇粒径、温度、时间、料液比和搅拌对香菇多糖浸出率的影响,优选香菇浸泡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香菇浸泡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粉末、温度60℃、时间300 min、料液比1:20、搅拌.在该工艺下,香菇多糖浸出率高达28.84%.
试验选用纯柞树木屑,单一粒径、混合粒径相结合,共设计11个试验处理方案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对比不同木屑粒径处理装袋后,培养基重量对黑木耳生长和出耳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粒径随着木屑粒径的增大培养基重量变小,黑木耳长势增强、生长速度加快.复合粒径随着细木屑添加量的增加培养基重量逐渐增大,黑木耳长势变弱、生长速度变慢.复合粒径木屑粗细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
在甘肃南部地区利用当地小范围内海拔差异大、气候变化显著的独特地理环境优势,通过选取不同的海拔条件以及根据季节条件进行羊肚菌栽培,并创造适宜羊肚菌生长发育的环境,从而探索羊肚菌四季栽培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四季栽培试验中,冬种春收、春种夏收、冬种冬收模式实现了出菇,而夏种秋收模式只形成了幼菇没有获得成熟的子实体.可以确定在甘肃南部拱坝河沿线进行羊肚菌四季栽培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并通过人工干预和技术手段创造适宜羊肚菌生长发育的环境.
目的 为星载无源微波器件能够在地面通过加速寿命试验验证其在轨可靠性和寿命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方法 设计一种温度和功率同时作用下的双应力加速寿命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加速应力与寿命的对应关系,设计科学合理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案,通过分析加速寿命试验下器件指标的变化,给出器件可靠性和寿命评估结果.结果 以某隔离器这一典型无源微波器件为例,在选取激活能0.8 eV下,利用温度-功率双应力加速寿命数学模型,计算得隔离器要满足10 a的在轨寿命和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时间需不低于1230 h.通过1300 h以上的加速寿
目的 探究某批次电子设备随机振动环境筛选试验中故障发生原因.方法 首先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初步分析,确定设备螺钉点布置合理,结构本身无明显缺陷,但试验夹具可能导致振动载荷放大.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电子设备失效情况,同时开展试验确定振动夹具的固有频率,并绘制电子设备实际所受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曲线,以该功率谱密度曲线为输入,开展有限元仿真,验证失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故障复现试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有限元仿真得到电子设备3Sigma应力为22 MPa,在结构强度容许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振
本研究利用SacB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汉塞巴尔通体效应蛋白BepE的缺失突变菌株Bhe-?BepE以及效应蛋白BepE的回补表达菌株Bhe-pBepE.将Bhe、Bhe-?BepE与Bhe-pBepE分别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24 h后进行细胞划痕实验,在0 h、6 h、12 h与18 h对划痕区域进行定点拍摄,通过计算细胞迁移率比较三种菌感染后的HUVEC迁移能力.结果显示,3种菌感染后的HUVEC迁移能力并无显著区别,即Bhe效应蛋白BepE并没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
为了筛选适宜黔东南地区地栽的香菇品种,引进18个中高温型香菇菌株,采用品种比较的方法,在海拔400 m、560 m、820 m三个不同海拔区进行地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820 m,推荐的主栽品种为夏香18;在海拔560 m,推荐的主栽品种为238;在海拔400 m,所试验菌株生物转化率较低,需进一步进行中高温菌株及栽培模式的研究.
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车辆研发验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汽车环境风洞已经成为环境适应性开发验证的重要设施.简述了车辆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以及汽车环境风洞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的组成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参数;重点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的试验能力,包括可以开展的试验车型和试验项目,特别是依托环境风洞才能完成的汽车极限气候性能模拟试验,以及达到这些能力所需要的设备指标.并结合目前行业现状,对汽车环境风洞的使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