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当前有部分人对辅导员工作性质认识不清,对其教师职能理解偏差,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本文从四个方面定义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希望能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 教师职能 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师说》一文给教师行业下了定义。所以在今天的大学里人们还常常只把教师认为是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授书本知识的人,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执行者的高校辅导员,却常常被忽略其教师职能。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其工作具备教师职能,其本人具有教师身份。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006】24号)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下面通过辅导员的几个工作方面浅谈一下辅导员的教师职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教师职能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培养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职能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形式上有学生大会形式的进行集中“授课”,如新生的入学教育、班级建设的班会、重大事件的思想引导与教育等等,也有无课时限制的“课外辅导”。辅导员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在办公室、在操场、在寝室、在校园小路上等等,随时随地,24小时全天候的教育。效果上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非常明显的,辅导员成了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第一时间内帮助学生认清了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解决了学生成长中的思想困惑,使学生掌握了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体现教师职能
在高校里,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考试不及格就轻生,有的学生偷窃只是为了寻求刺激、为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学生失恋则采取极端的做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不是授课教师课堂讲授不当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是最易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他可以通过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待人接物的原则等,从而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寄托、心理支撑,因势利导,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卸下他们的心理包袱,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各种文体活动促使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真心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知心同学或老师,能够敞开心扉,放飞心情,避免重大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发挥特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 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总之,辅导员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作的一切,是优秀的教师,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优秀职能。
三、社会实践教育体现教师职能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在高校共青团等组织的组织和指导下,利用寒暑假等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拓展和补充。它打破了平常固定院系和班级课堂教学的模式,提供了另一种比较自由且具有共同情趣的学习氛围。而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却是我们的辅导员老师,是辅导员在积极地做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教育,是辅导员在实践中为学生们提供生活帮助,辅导学生实践方法和实践技能,直接或间接的解答学生的疑惑与问题。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体现了教师职能,甚至超越了教师职能。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中是合格的教师。
四、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体现教师职能
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测,精心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价值观、个性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按照所预定的目标发展。教师通过这种对未来人的培养,将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将具有未来设计的职能。辅导员就是完全具备这种设计职能和设计能力的教师。辅导员根据自己对未来的理解和认识,以思想教育、文体活动、学风建设、习惯养成、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务实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精神等等。辅导员在大学生面向未来的教育中,是教育的设计者、执行者,是大学生未来设计的工程师。所以,辅导员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集中的体现了教师职能。
以上说明了,辅导员的工作具备了教师职能。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成员,其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秀接班人的重大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辅导员的教师职能,给予辅导员工作以正确的定位,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季春贵.浅谈高校保卫工作者的教师职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4):29-33.
[关键词]辅导员 教师职能 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师说》一文给教师行业下了定义。所以在今天的大学里人们还常常只把教师认为是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授书本知识的人,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执行者的高校辅导员,却常常被忽略其教师职能。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其工作具备教师职能,其本人具有教师身份。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006】24号)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下面通过辅导员的几个工作方面浅谈一下辅导员的教师职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教师职能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培养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职能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形式上有学生大会形式的进行集中“授课”,如新生的入学教育、班级建设的班会、重大事件的思想引导与教育等等,也有无课时限制的“课外辅导”。辅导员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在办公室、在操场、在寝室、在校园小路上等等,随时随地,24小时全天候的教育。效果上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非常明显的,辅导员成了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第一时间内帮助学生认清了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解决了学生成长中的思想困惑,使学生掌握了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体现教师职能
在高校里,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考试不及格就轻生,有的学生偷窃只是为了寻求刺激、为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学生失恋则采取极端的做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不是授课教师课堂讲授不当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是最易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他可以通过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待人接物的原则等,从而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寄托、心理支撑,因势利导,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卸下他们的心理包袱,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各种文体活动促使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真心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知心同学或老师,能够敞开心扉,放飞心情,避免重大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发挥特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 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总之,辅导员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作的一切,是优秀的教师,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优秀职能。
三、社会实践教育体现教师职能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在高校共青团等组织的组织和指导下,利用寒暑假等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拓展和补充。它打破了平常固定院系和班级课堂教学的模式,提供了另一种比较自由且具有共同情趣的学习氛围。而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却是我们的辅导员老师,是辅导员在积极地做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教育,是辅导员在实践中为学生们提供生活帮助,辅导学生实践方法和实践技能,直接或间接的解答学生的疑惑与问题。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体现了教师职能,甚至超越了教师职能。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中是合格的教师。
四、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体现教师职能
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测,精心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价值观、个性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按照所预定的目标发展。教师通过这种对未来人的培养,将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将具有未来设计的职能。辅导员就是完全具备这种设计职能和设计能力的教师。辅导员根据自己对未来的理解和认识,以思想教育、文体活动、学风建设、习惯养成、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务实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精神等等。辅导员在大学生面向未来的教育中,是教育的设计者、执行者,是大学生未来设计的工程师。所以,辅导员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集中的体现了教师职能。
以上说明了,辅导员的工作具备了教师职能。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成员,其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秀接班人的重大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辅导员的教师职能,给予辅导员工作以正确的定位,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季春贵.浅谈高校保卫工作者的教师职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4):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