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培养聋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从教师协助公安部门办案获得的材料分析发现,走上犯罪道路的聋哑人大多数受过教育,而且有的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师生眼中的好学生。笔者试图通过家校携手这一方式提高聋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走上社会后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自我教育能力;学校;家庭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8-1
  一、以班集体为载体,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1.自我评价,深化体验。班集体是充满健康、愉快、和谐气氛的园地,是教育、培养人的场所。在集体中对聋生社会性和独立性的需要,我要求班主任老师以及科任老师给以合理的满足,引导他们与同伴合作,培养其合群性、集体性,不使任何一个聋生感到冷落和孤独,让聋生在集体中不断变换角色,从而改变聋生的思想行为。聋生参与集体性的自我管理、参与解决集体内的重要问题、培养其社会成熟性,进而促使聋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在班级活动中针对聋生心理、生理等个性差异创设丰富的自我体验情境,如成功情境、信任情境、问题和冲突情境等以境育情,这样在实践中逐步引导深化,引发聋生情绪感染,深化自我体验。
  2.自我控制,诱导内省。一次国庆长假返校后,一位高年级学生向同学夸耀她的“假期奇遇”。她一个人在逛街时遇到了几位聋人“好朋友”,既帮她买了衣服,还给她钱。聋人“好朋友”劝她不要上学了,毕业以后找个工作一个月只拿三五百元,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不如加入他们的行列——学偷窃,一天就能成千上万。像他们整天逛商场,吃吃玩玩多惬意。听她这一讲,我班的部分聋生流露出了羡慕之情。为此,我们一方面将老师参加公安机关审讯聋哑嫌疑人的经历讲给学生听,一方面请来一位被骗加入盗窃团伙但因偷窃本领不高而遭团伙成员砍掉手指的聋人讲他在盗窃团伙内所受的非人遭遇,另一方面跟法院取得联系,在审判聋哑人时把聋生带到现场,让他们接受教育。此外,我还精心设计开展一些需要付出艰辛努力,以坚强毅力战胜困难、令人终生难忘的集体性教育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聋生的自控力,不盲目接受不良诱因,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激情和冲动的行为。这样,即使犯有错误和过失,能正确对待自我,进行正确、全面的反思和内省,从而提高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以家庭为延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1.帮家长树立“人品”观。聋生由于生理上的残疾,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都是在家庭中接受的,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由于家庭条件不同,所受的待遇也不同。有的在家是条“龙”,父母觉得亏欠他们太多,往往用过分的溺爱来弥补。在家里,一切事情几乎由父母包办。有的在家是条“虫”,父母认为他们是个“包袱”,对他们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这两种家庭在教育上的方法都是迁就放纵多、严格要求少,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孩子自懂事后拿了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家的东西,父母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虽然有残疾但还算“聪明”,以后不会吃亏。
  大多数聋生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到学校接送其子女时与教师谈得最多的话题只有一个:学习成绩好不好。特别是现在国家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了残疾人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其子女能跨进大学之门,毕业后能找一份较好的工作,家长们视“成才”为首选目标,“人才”重于“人品”,以智育取代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我在学生人格培养上定好大方向,与家长沟通,常把失足校友的“事迹”讲给家长听。这位“狱友”入学前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他的母亲特别庇护他。每次他“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被发现时,母亲都想方设法为他开脱。入学后经过教育在校期间还算规矩,可一放学、放假他就“好事不断”。一次他利用星期天约了另一位同学到一所农村小学撬开了会计室的门,偷了几百元。星期一上学后他向别人炫耀他有很多钱。老师知道后查清了钱的来龙去脉。同时请来父母协助教育。谁知他的母亲来校知道实情后反而为他儿子的钱的来源做了安排了“合理”安排,甚至还跟老师急了,说老师坏了他孩子的名声。这位学生毕业走上社会不到半年就被抓判了三年。以此为鉴让家长树立“首先要成人,其次再成才”的“人品”观。
  2.给予正确的导向。聋生年龄小、知识少、经历浅、判断力弱,对社会的复杂现象难以“过滤”,必须依靠家长帮助“净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增强免疫能力。教师将在校期间对聋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内容、传输给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做法告知聋生的父母,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提高教育效果,增强聋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们要求家长在家中不要孩子提出要什么就一味地满足他的要求,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一些家长根据我的建议与孩子商定:洗碗五角、洗衣服一元、烧饭、烧菜二元……让孩子懂得通过自己双手劳动得来的钱花得最安心。
  3.加强家长间的互动。经常与家长对聋生的思想品德、身体发育、智力潜能、行为习惯、基础知识、爱好等方面进行讨论,取得共识。找出聋生目前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同时与聋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制订目标要求,将原来的瞬间教育行为变为长期教育行为,促进聋生的成长。
  创设家长间交流的平台,让每位家长讲出各自的教子心得,达到共同想要的效果。一次交流时一位家长的做法我们十分感兴趣。他是这样做的:放暑假期间他和孩子一起制订了假期作息时间表,并对照此表设计了一张评价表。评价等级为按时完成且认真两颗星、按时完成一颗星、没有按时完成没有星,以自我评价为主家长提参考意见。每天晚上作一次小结,一个星期作一次评价情况汇总。我肯定了这种做法并在全班推广,让聋生通过自我评价来提高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敬朴.图书馆目录[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10).
  [2]张宁生主编.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2014年1月3日,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一档顶级歌手巅峰对决节目“我是歌手”第二季,在全国亿万观众的热情期待中隆重开播了。自从2013年初湖南卫视推出“我是歌手”第一季后,凭借其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模式、高超惊艳的视听效果、技艺超群的明星绝活以及全民参与的热点话题,引发了市场、业界、商家的强烈反响,收视率稳居同时段全国第一。如今随着“我是歌手”第二季强势来袭,再次点燃了全国观众的热情。而“我是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