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应试能力探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是检验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的基本手段,也是对学生心态的有效锤炼。
  关键词:考试;心态;能力
  一、良好心态,沉着应对
  最重要的是排除紧张情绪,不要总是看表,也不要规定多长时间做完哪些事情。良好的考试心态表现为:积极自信,豁达正向。你应该保持平常心态,也就是跟平常差不多的心态。因为考试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跟平时作业差不多,只不过是“作业”的分量重了,“作业”的时间长了,根本不值得怕,要做到“眼中无考试”。
  1.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唤起良好的情绪,可以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紧张时,可以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心情烦躁时,可以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心灰意冷时,可以默念“我行、我行、我行”,从而增强自信心。
  2.可以通过自我安慰来稳定情绪,鼓舞士气。如果有题目一时不会做,可以这样想:我做不出的,别人也做不出;别人做得出的,我也做得出;但我做得出的,别人不一定能做得出。
  二、总体浏览,了解概况
  拿到试卷之后,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分辨出试卷中难题与容易题(如果命题正常的话,应该是容易题在前,难题在后),并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
  三、先易后难,有条不紊
  1.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快后慢的速度开始答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先用数道“容易题”的顺利解决来平缓考试刚开始时最紧张的心情,并完成考试初始阶段的“热身”运动,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此后就可以逐渐加快答题速度,以更好的状态、最快的速度去解决余下的“低档题”和“中档题”,直至碰到需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的“高档题”时,再放缓做题速度。
  同样的题目,在家里做和在考场上做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考试都严格限制时间,家里做题目就没有这种限制。因此,有的学生从考场里出来,往往会抱怨:“如果时间够的话,我全部都会呀!”
  不过像这样“时间不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时间分配失误造成的。正确的做法是:答题时要先易后难,有条不紊。
  学生拿到一份试卷时,不妨把全部题目快速过目一遍,确定哪些题目是简单的,不必花太多的时间答题的;哪些题目是复杂的,需要花不少的时间答题的。甚至做一个先后顺序的记号表示答题的先后排列。如果能够养成这种分配时间的能力,就会避免发生“会做”的题而“做不完”的遗憾。
  2.先做容易的题目。我们有的学生遇到比较难的题,会花很多时间去想,结果简单的问题却没时间做了,结果是“会做”的题目“做不完”,“做过的”却是“不会的”。因此,学生做试题时,务必要把容易的题先做了。
  有的学生会说,如果一份试卷中容易的显示卡有多个,那我总不能用笔答这题,眼神却在看那题。是的,尤其是小同学,他们的好奇心最旺盛,一点点芝麻绿豆的小事,都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考试时为了集中注意于一个问题上,可以把其他问题用纸遮起来,以免这个问题以外的东西进入视线。
  3.答不出来的,不妨先搁在一边。当遇到答不出来的题目时,与其花很长时间思考,不如稍微中止一段时间,搁置不管,先赶快解答其他的问题。等大部分题做好后,再来攻难点,就不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在这时,不焦急、静心地从各个角度多思考,往往能攻克难题。
  四、看清题目,弄懂题意
  有的学生明明了解学习的内容,可是测试下来,平日的实力连一半都没有显示出来。另外,平常和父母、教师及同学谈话反应敏捷的学生,测试时居然会写出令人意料不到的错误答案。这时候父母总会质问:“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会答错呢?”其实,如果父母在质问孩子的错误之前,先和他们一起重新读一下测试题,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犯错误。原来,有的学生是不明白测试题究竟“问什么”!
  为了正确地了解测试题到底问的是什么,学生平常在家做练习的时候,先看一下问题,但不要立刻写答案,而把问题盖起来,问问自己这道题在问什么,如果答得正确,等于问题已经答对了一半以上,当然也就能避免发生“明明会的,怎么又答错了”的失误。
  另外,为了训练理解题意的能力,学生不妨把问题结合练习簿上老师已给的正确答案一起阅读。这尽管不能帮助学生直接解题,但可以让他们看懂问题。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还要指出的是,有的时候,有的学生在理解题意上会出现多种方案,如果在测试的时候,应该重视最初的直觉。人类的直觉或第一印象,虽然好像模糊不清,却往往会命中问题的要害,尤其是小学生,这种可能性相当高。
  五、细心检查,确保无漏
  检查是打扫战场,是每次考试都不应忽视的一个环节,怎样检查效果好是大有讲究的。有的学生翻来覆去看自己的答案,检查了半天什么也没检查出来。在检查前,我们要认识到:考卷的失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必失分。另一是失误分。因此在你答完试卷进行检查时,可逐题进行,每检查完一题后,看看这道题是得分(指有绝对把握),还是失分,失分的原因是必失分,还是失误分。检查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重新审题,审题马虎、不细心是造成失误分的主要原因;二是检查关键点,实际上,一道题只有2~3个关键点易失分。最后还要检查一下是否有漏题现象。
  作者简介:韩倩,女,1984年6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甘肃省平凉师范附属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