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魅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cccc3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的时代,它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急需教育领域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而传统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下面我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情况来谈谈它的魅力和优势。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有好心反而办成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态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的想象犹如奔驰的骏马生出了美丽的翅膀,在时空里自由飞翔。口语教学《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四、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a)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教学时,我先用录像放日月潭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一是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来历,清晨和下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描述的恰当、传神。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观察后的感受。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b)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蛇与庄稼》是一篇用逻辑推理来探讨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短文。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蛇与庄稼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巧妙地、一步一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启发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多媒体具有“全面性、创造性、超前性”的独特功能,老师要充分利用其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兴趣教育。教师要用自己言传身教,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趣味的游戏。学生会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教师要给予尊重、爱护并加以引导,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小学生对汉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西藏;汉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频繁地走入课堂,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的容量之大,内容之广,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下就谈谈自己在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引领下,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科间的渗透大大加强,从教材中可挖掘出大量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在长期的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发现,音乐课堂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加强与学生所学的文化课知识的联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得到巩固和拓展,还可以依靠音乐课中的兴趣反作用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捷
首先谈一谈“宽”  “宽”不是指放任自流,姑息迁就学生,而是指对学生要尊重、理解、信任、宽容,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民主、平等的班级学习环境。就是因为李广充分尊重了人性,充分尊重了人类热爱自由,喜欢被人信任的天性,所以士兵才会愿意为李广去战死沙场,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那么对待学生也一样。我认为班主任的“宽”应从以下几点体现:  一、抓大放小,允许学生犯错误,不必跟学生事事较真  一个
本试验旨在研究辛硫磷(Phoxim)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探讨辛硫磷中毒的氧化应激机制.将36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2个染毒组,染毒组大鼠分别以30(低剂量组)和300μmol/kg体重剂量(高剂量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上好品德与社会课?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