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退休制度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huil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
  汉语中有不少词汇是不能从字面上去揣测的,“致仕”可算是一个例证。此外,还有“致事”“致政”等雅称,但毕竟没有“致仕”一词用得普遍。
  到了唐代,开始出现“退休”一词,如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也就是说他的《复志赋》是退休回家后写的。《宋史·韩贽传》也说宋仁宗时的御史大夫韩贽“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不过,“致仕”的说法还是一直沿用下去了。
  
  退休年龄有规定
  
  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据《礼记》记载,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如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而古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不长,“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70岁退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到了明清两代,才逐步改为60岁退休。
  特别是到了清朝,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皆根据职务大大提前了:“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也就是官越小退得越早。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70退休,武官则可延长10年到80岁退休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充分说明了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还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模样。
  虽然对退休年龄有具体规定,但也有很多例外,因为皇上就是苍天,圣旨就是制度。比如元朝天文家郭守敬,年逾七十后屡次申请退休,但皇上就是不准,结果86岁时,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还有清朝名臣纪晓岚,雍正二年出生,官运亨通,当到正部长级的礼部尚书;嘉庆元年,已是72岁的老人了,还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庆十年,已经80多岁了,仍任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对退休待遇很重视
  
  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大问题。历朝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首先是政治待遇上,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到了唐朝,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与现在发一个“光荣退休”的证书或镜框,虽然形式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待遇上,退休后会优厚对待。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供养起来;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致仕时,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两宋时期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优待,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带职退休。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与在职官员比,只是少了一点实权。
  明朝初期则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明中叶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不会让你喝西北风的,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清朝也基本上是按照明朝的退休制度执行。
  
  主动请辞原因多
  
  在中国古代,官员主动请辞,提前告老还乡也是退休制度所允许的。但似乎没有现在公务员提前退休那么复杂,比如要“满30年工龄”等等。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也就是说百分之百地批准,你尽管提前退休好了,反正想当官的人有的是。
  主动要求提前退休的官员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回避权力斗争。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他在越国被吴国灭亡后,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经过20余年卧薪尝胆,勾践击败吴王夫差,一雪会稽之耻,兴邦复国,成为新的霸主。作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权力与威望都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峰。但他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之理,辞官退休携西施遁入五湖(今宁波市东钱湖)。后又到了齐国陶地(今山东省定陶)经商,改名换姓叫陶朱公。在19年内,先后三次赚得千金巨财,又三次将之分给穷人,被后人尊为文财神。
  二、当官当腻了。如人们熟知的晋朝彭泽县令陶渊明。其实,在晋朝还有一位官职比陶县令大得多的人,也提前退休还乡了。此人是大司马张翰,当时做了一个叫“大司马东曹掾”的不小的官(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级高官),上班地点在洛阳。一日,秋风乍起,他触景生情思念起家乡吴地(浙江)的特产菰菜、莼羹、鲈鱼脍来了,回到府上自言自语地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快快乐乐,又何必要为了个官名而别乡数千里,还要倍受羁绊呢?于是在第二天上朝时,给天子递了一份辞职申请,回家去了。
  三、客观条件造成的。如体弱多病,难当重任;抑或父母仙逝,按惯例要回家守孝3年。
  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有些人是守孝3年后继续回去当官,这也是大多数朝代的干部制度所允许的。如宋朝的苏洵父子,清朝的刘墉、纪晓岚,仕途中都曾有守孝3年后继续当官的经历。但也有很多人是从此金盆洗手,自得其乐了。
  非正常退休,最好的理由莫过于“告病”,自己病重或父母亲大人病笃。告病退休称作“乞骸骨”“乞身”等。如唐太宗时的官吏退休年龄是70岁,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而开国元勋李靖,虽是在“功德坊”凌烟阁上挂有画像的二十四功臣之一,但因自感伤病碍身,所以在64岁时“上表乞骸骨”,恳请准许退休了。
  但也有皇上不恩准的情况。如汉代著名经学家张禹,也是《论语章句》一书的整理者,还当过“太子师”,即汉成帝刘骜做太子时的老师。官也做得很大,太傅、丞相都做过。他曾多次上书请求告病还乡,“数上疾乞身,帝遣人问疾送药,强留”,亦即有病可以治病,皇帝还给你送医送药。摘自《清境静思》
其他文献
感觉补偿是指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为适应生活需要,使其他感觉的能力获得突出的发展,以资补偿。例如,盲人丧失视觉,但其听、触、嗅觉会得到特别发展。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刊登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先天耳聋者可能会突出发展一种“超级视觉”,以弥补听力丧失的缺憾。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大脑如同错综复杂的电网,为适应听力丧失的现实,大脑内部会发生“电线重接”。通
“你采访采访我吧,多给我拍两张照片。”太原市杏花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楼下排起了两条长龙,站在最后面的赵丹丝毫不受影响,还是很兴奋。上午将近9点,负责在一楼发放号码牌的工作人员张琍说,已经办结有八九十对了。  9月9日,是百年一遇的三九“相逢”的日子,被人们赋予“幸福长久”的美好寓意,所以很多人选在这天结婚登记。前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当天会阴转中雨,不过天公作美,一大早起来,好久不见的太阳将连日来的阴
2011年上半年,朔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25.5%,完成年度计划的51.7%;财政总收入完成10.99亿元,同比增长45.38%,完成年度任务的57.8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8亿元,同比增长45.44%,完成年度计划的5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28.1元,同比增长15.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075.82元,同比增长18.54%。一组具体鲜明的数字背
越来越有钱,却感觉越来越糟糕,这就是奥地利富翁拉贝德尔的心声。在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之后,他明门了一个道理:快乐和金钱没有必然的联系。    捐出所有,从富翁变回穷人    奥地利蒂罗尔州的小镇泰尔夫斯,卡尔·拉贝德尔面对摄像机镜头,一跃而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感觉自由了。”这个百万富翁笑着说。  在这座安静的小镇生活了13年之后,这位家居饰品业的成功商人做了一件让当地人震惊的事:拍卖他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张之洞没有曾国藩那样走红,没有左宗棠那样牛气,也没有李鸿章那样位高权重。但令人称奇的是,在政局动荡、国势颓废、人心背离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没有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最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然而在生活中,张之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说他奇特,是指他有一些奇异的怪癖。  张之洞升任山西巡抚后,每天凌晨一点半起床,凌晨3点办公,早上7点接见下级官员。山西的政务
先说三个段子吧!  寒假和老友们在餐厅吃饭。席间曾经的同桌突然问我,“你喜欢柴静,还是闾丘露薇?”我也想没想就说,“都不喜欢!”喜欢是轻微的狂热。而任何程度的狂热都令自我迷失。  期末复习备考时,教学楼的自习室永远供不应求。我站在楼道的拐角处,摇头晃脑地背《荷马史诗》的叙事特点。忽然,头顶不远处传来一男一女的声音。  男同学:“你是学新闻的,你觉得柴静怎么样?”  女同学:“不怎么样!”  男同学
社会的怨气特别大,矛盾也特别多。马路上吵架的人也多,火气大,动不动就想打架。一方面大家生活都改善了,另一方面怨气又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  中国据说是已经崛起。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在全世界可说是首屈一指的。中国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面貌,不再穷困和饥饿,不再受人欺侮,也不再是东亚病夫。世界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大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变化得这样快的。特别是中国从以前的闭关锁国变成了全面开
盛春五月,百花争奇斗艳。离石区委、区政府踏着新一轮转型跨越大发展的浪潮,按照第三次创业的战略构想,踏上开创辉煌“十二五”的新征程。今年首季,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5981万元,同比增长5.30%;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7137万元,同比增长53.33%。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79676万元,同比增长84.36%,增收36459万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离石区决心以实现四大历史性跨越为
寻访原慧江的足迹,是从山西安泽县国营兰村林场开始的。8月中旬,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原慧江工作的青松岭,体验大山守望者的生活及工作情况。原慧江到底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才能十几年如一日独守青松岭瞭望塔岗位?他又是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的?  原慧江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林业工人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与林业结下不解之缘。1997年他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采伐、护林工作。  2006年年初,鉴
一、企业家精神怎样对市场经济发挥主导力量?  前段时间我跟一些企业家交流,大家都很担心,有的考虑要移民,有的觉得经济不行。大家天天在问,政府十八大以后有什么样的政策可以让我们的经济好起来,想听听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怎么看。  我觉得特别悲哀。春江水暖鸭先知,假如企业家在考虑经济未来的时候要听经济学家、听政府,这些企业家一般已经“死”掉了。在座网商,你们有多少人是听了政府的号召去做了网商的?你们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