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分析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分析.方法:选择200只小白鼠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炮制方法划分为4组,包括生大黄组、酒炒大黄组、酒蒸大黄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比较小白鼠泻下作用分析(包括排便时间以及排便次数),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结果:生大黄组的排便时间短于其余三组(P<0.05);生大黄组的排便次数多于其余三组(P<0.05);对照组(生理盐水)的胃残留率明显高于生大黄组、酒炒大黄组及酒蒸大黄组(P<0.05);对照组(生理盐水)的小肠推进率明显低于生大黄组、酒炒大黄组及酒蒸大黄组(P<0.05).结论:在中药汤剂中实施不同的大黄炮制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大黄沉降药性影响,以生大黄组的排便时间更短,而且排便次数更多,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一般,临床在实际煎制大黄过程中应选择合理方法,以避免大黄沉降药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