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力再制”到“文化再制”:教育实践中的符码逻辑——伯恩斯坦符码理论框架下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oooo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着“符码是文化再制的内在机制”而非“外在权力关系的转播站”的观点,伯恩斯坦建构了一个新的分析工具——“符码”来探讨西方教育不平等的深层逻辑。他认为西方学校教育并不能有效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及改善个人地位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学校教育是社会阶级再制的工具,优势阶级通过“符码权力”进行控制,造成劳工阶级孩子在学校中处于不利位置的事实。为了实现教育符码相对“自主性”,教育系统应在符码控制领域提供及再制批判的资源,当教育再脉络化领域具有某种程度自主性时,其产生的论述能够阻碍官方符码教育论述的支配程度,市民社会的兴起在实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教师考核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应从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心理特征的角度,将柔性管理的理念运用到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中,并提出构建高校教师柔性化考核评价体系
当前的本土广告业,受环球经济衰退等多重因素影响,生存状况堪忧。为改变这种状况,从外部环境来说,需要兼具战略整合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来突破瓶颈;从内部环境来说,广告业本身也亟待
根据草鱼的生物学特征,结合山区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新、草源充足、污染少等自然资源优势,采用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解决山区地方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管理粗放、养殖周期长、产量低、
近代著名学者王葆心的《古文辞通义》体系周备,广征博引,融贯己意,对古代文章学理论具有某种集成意义。王氏从古代文体分类切入,归纳出述情、纪事、说理三种统系以展示古代文章发
<正> 《庄周家贫》这则寓言,原本是用来比喻顺应自然之道的,说明粟与水虽少,却可以养生。后来引用它,则把重点移至后部,并且形成了"涸辙鲋鱼"(或"涸辙之鱼")这条成语,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