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护理是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除了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重症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整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格外重要。
  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常有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患者各项生理功能严重衰退,自主活动能力及全身抵抗力差,并发症较多,医护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进行整体护理。
  1.健康指导。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病程长,病情严重,常处于昏迷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到仔细、认真、负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要指导家属及护工掌握必要且正确的护理知识,积极配合护理人员,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疾病知识宣教。护理人员要积极与家属及患者沟通病情,使家属与患者认识到重症颅脑损伤的严重性及危害性,将病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让家属及患者有足够的心理预期。
  3.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是反应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观察意识状态,脑损伤患者一定要观察意识状态,通过对格拉斯评分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检查瞳孔的变化,可观察到是否有脑疝的形成。
  4.并发症护理。患者床头抬高30~40度半卧位,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并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呼吸道。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除应及时吸出痰液外,还应在病情稳定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翻身叩背,进行有效的肺部物理治疗以利于痰液排出。对于昏迷時间长、留置导尿的病人,每日对尿道口清洁消毒两次并清洗会阴部,集尿袋不能高于膀胱,避免尿液返流,防止尿路感染。要定时为病人翻身,睡气垫床垫,防止发生压疮。适当抬高下肢,每日气压波治疗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员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5.饮食护理。注意营养均衡,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汁食物,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安置胃管,经胃管注入食物的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可引起食道和胃黏膜烫伤,过低则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肠内营养干预需改进鼻饲方法,采用小口径鼻饲管进行持续点滴,以减少胃膨胀导致的返流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6.康复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出现瘫痪,且长期卧床,活动少,容易出现肌肉失用性萎缩,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给病人按摩,帮助病人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对于恢复期患者,鼓励其下地行走,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既有利于加快神经功能恢复,也可预防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
  7.心理护理。使昏迷患者按时感应到听觉刺激、触觉刺激和肢体运动等刺激,加快患者的苏醒。对清醒的患者,为其准备简单的沟通方式,使其能表达自身的需求与自身感受,稳定患者情绪,缓解不良心理,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增强康复自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8.环境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病房安静,防止噪声污染,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病房,定期消毒病房与更换床单被套。病房保持适宜的湿度、温度,按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9.个体化护理。一般的护理方式过于系统化、整体化、机械化,无法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更无法从身心方面帮助患者康复,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性格特征、文化程度、民族习惯,经济情况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弊端。
  10.中医护理。采用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熏洗局部,刺激皮肤、神经及血管,从而达到活血通络、祛风舒筋、调和气血的目的,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减轻肢体功能障碍,还可以通过温针、灸法等疏经活络。
  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重,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需要精心护理。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护理理念,从多方面出发,对患者进行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的、系统化的护理,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对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在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中,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需求出发,让幼儿在参加区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一、幼兒园区域游戏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
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包括心理、生理以及饮食方面。由于部分患者对于胆囊切除手术有一定的恐惧感,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在手术后,护理人员要注意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帮助患者更快愈合伤口,早日康复。另外,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身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吸收脂肪的功能会暂时受到影响,效率下降,需要护理人员注意患者的饮食。手术开始前和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时,很容易出现恐惧或消极心理
“一日生活皆课程”,过渡环节作为连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纽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过渡环节是一日生活中幼儿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的中间过渡阶段。据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时长占幼儿在园总时间的20%~30%。可见,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过渡环
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幼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进行幼小衔接呢?本文针对如何从“心”开始,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做法。在了解幼小衔接的概念后,针对促进幼小衔接工作更好开展提出相关建议,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注重以人为本,启发引导,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基础;以德施教,采用体验式教学,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小衔接的概念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指幼儿园教育
阑尾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腹部疾病。阑尾处于右下腹,是大肠的一部分。阑尾的管腔较细,开口也较狭小,阑尾容易卷曲,会引起阑尾管腔堵塞,从而引发阑尾炎。阑尾炎如果处理不及时或是处理不当,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本文以阑尾炎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具体阐述如下。阑尾炎的分类  阑尾炎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也是比较常见的腹部急症。阑尾炎属于转移性腹痛,病情发作时,患者会出现疼痛由上腹部
认知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因大脑神经细胞病变而导致的大脑功能衰退,是影响人体的认知、行为、记忆和情绪的退行性脑部疾病综合征的总称。认知症会导致短期记忆功能、长期记忆功能及自我生活能力退化、认知功能退化、社会参与缩减和自理能力的降低,有的患者还会伴有情绪和行为问题。随着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增加。  我国60岁以上人群认知症患病率为7.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2%),年发病率为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加强亲子阅读能有效促进亲子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纽带作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开发幼儿的潜能。通过亲子阅读,让幼儿形成自觉、独立的阅读习惯,为幼儿个人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幼儿园亲子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有效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一、幼儿园开展亲子阅读的意义  (一)加强阅读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游戏是促进幼儿大脑和手一起协作应用的重要媒介,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活动组成部分,而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成效。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重要性,重视游戏活动对于提升幼儿能力的意义。有些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还存在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游戏教学的质量和
我国中医讲求阴阳五行,日常食用事物有属于自身的特性,在不同时期食用不同种类的食物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孕妇在怀孕初期应对食物摄取有全面的认知,必须科学谨慎。对于部分食物,孕妇应避而远之,不可多食。警惕:容易导致流产的食物  1.螃蟹。螃蟹属于海鲜,味道鲜美但属凉性食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尤其蟹爪,具有一定的堕胎作用,孕妇万不可食用。  2.甲鱼。甲鱼具有滋阴益肾的效果,但其生性属凉,活血通络
在幼儿教育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目前,去小学化已成为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点方向。幼儿教育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引导幼儿认识世界。本文基于游戏化教学法,探究如何在幼儿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游戏化课堂。  幼儿教育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幼儿园应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阶段特点开展符合幼儿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教授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