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通路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中医药通过抑制AGEs形成,减少AGEs-RAGE轴的激活,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延缓肾纤维化,保护肾小球滤过膜,减轻糖尿病肾病病
【机 构】
:
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通路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中医药通过抑制AGEs形成,减少AGEs-RAGE轴的激活,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延缓肾纤维化,保护肾小球滤过膜,减轻糖尿病肾病病理损伤;中医药抑制RAGE表达,减轻AGEs-RAGE轴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对肾脏的损伤;中医药阻断了氧化应激与AGEs-RAGE轴之间的的反馈通路,拮抗氧化应激,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氧化物水平,同时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指标,保护肾功能;中医药抑制AGEs-RAGE信号通路激活的炎症通道,抑制肾脏炎性反应,改善肾损伤;中医药改善AGEs-RAGE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减缓肾损害进展.本文就中医药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机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以失眠为代表的睡眠障碍是肝癌患者的常见症状,其生活质量往往低下,生存时间较短.脾虚是肝癌发病的重要机制,本文以脾胃立论,结合肝癌失眠患者的临床特征,立足“虚”“浊”,提出以脾虚失调为基础的浊邪扰神是肝癌失眠的基本病机.试述肝癌失眠的病机特性是“脾虚”和“湿浊”“瘀浊”“毒浊”等在内的“浊邪”致病.临床论治首推健运脾胃、化浊安神,方选归脾汤加减制半夏、石菖蒲等;癌痛型失眠优先化瘀止痛,解郁安神,方选复元活血汤合逍遥散加减;黄疸型失眠勿忘清化湿浊,利胆安神,方选茵陈蒿汤合保和丸等加减;肝性脑病尤重滋阴解毒,安
“肝体阴用阳”源出叶天士,揭示了肝脏之脏器结构与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是对肝脏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均有阐释,指导辨证施治,临床上诸多疾病都有从“肝体阴用阳”研究的相关论述.“五脏皆体阴而用阳”是对“肝体阴用阳”观点的发展延伸.五脏的实质结构和功能属性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但本质上是与肝相似的.五脏之体以藏蓄为性,为精气布藏之处,主内守而归阴;五脏之用属功能活动,是动态的、变化的,主外护归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万物负阴而
中医重视腑“以通为用,降为顺”的治疗思路,将慢性前列腺炎归于“腑”病范畴,综合施以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利湿祛浊等治疗方法,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精神、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不良的生活作息等,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渐趋复杂化,应用大黄治疗本病被历代医者所重视,以其可祛除本病之湿、热、瘀等病理产物,而又作用于下焦,善通腑气.现将其作用机理作如下探讨,以资临床参考.
目的 探讨散寒祛湿通络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腰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散寒祛湿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致痛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为82.1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均显著降低,以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腰部功能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多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机复杂多变,证候分型包括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郁脾虚等,若患者经年不愈,则将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本案患者因顽固性眩晕多方求治未果前来就医,症见反复头晕数年,迁延不愈,伴有乏力,耳鸣,胸闷,喜出长气等;患者证属肝胃郁热、痰郁化火,该火不同于“阳盛则热”之实火,不可过用苦寒清热之药,譬如堆积之麦垛,久之其内腐热,若一味浇注冰水,则其内霉腐、积热更甚,若挑散晾晒,则其霉腐可去,且本案患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体内郁热较甚,故施以行气活血,透散郁热之法,透散伏火,先清后补.四个疗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