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美元望远镜,想看就看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可以夜复一夜跟踪观察,并可进行高清晰数码拍摄的强力望远镜——“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有望在智利建成,如果解决了资金问题,该望远镜将于2012年正式投入运营。
  口径达8.4米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计划安置于智利北部高达2700米的塞隆.帕切翁山巅(Ceroo Pachon),而此山巅已有一架口径达8米的南双子星望远镜。多数望远镜仅是通过一个超大号镜片以及数个小型镜片来聚光,而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则利用三个足够硕大的镜片来完成聚光使命,它们的口径分别为8.4米、3.4米以及5.0米。这意味着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能够观测到其他望远镜所无法顾及的角落,这就如同,“当别人仅仅只看到蝴蝶的翅膀在振动时,你观测到的是它每分钟的振动次数以及它振动时所展现的美感”。
  由于配备了超大号镜片,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能够窥测极为遥远的银河系.看看它究竟有多少光芒被暗物质(Dark Matter)给吸走了;它还可以衡量暗能量如何轻易地影响银河系中的“群英”,这样的优势令我们期待,毕竟,银河系中的暗现象仍是一个未解开的谜。
  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内藏”一架达30亿像素的数码相机,这样可以较轻松地锁定浩瀚无边、令人充满好奇的整个太空世界,它每晚能完成30千兆的拍摄任务。这样的优势能够便于天文学家检测那些太空里患有“多动症”、飘忽不定的物体,例如靠近地球的小行星。据介绍,配备数码相机的望远镜有助于天文学家对那些混迹于太阳系之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物体“多加关注”;它还有助于天文学家检测和地球同样肥瘦、但比冥王星离太阳远10倍的行星,从而检验众多富有争议的“江湖传言”,比如有猜测显示众多和地球同样型号的行星在太阳系年轻时就分道扬镳,浪迹于太空各处。
  责任编辑/薛拥祥zym95@126.com
其他文献
写日记是我睡觉前的必备“功课”,若事务繁忙没空写或忘了写,抑或太累“写不动”,那么第二天也得补上。“日记”二字于我来说,是真正的每日一记。  自1982年开始,一晃,这日记已写三十七年之久。  三十七年来,我只是默默地记着,从未想过要为写日记这件事写点什么。直至接到素不相识的康健先生约稿,这才动了“梳理”之念。  我找出以前写的日记,虽几次搬家,从湖北公安县到黄石市、武汉市,再到厦门,辗轉多地几千
在诸多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于农民起义领袖、抵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兴办洋务运动的朝廷重臣、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不吝笔墨,然而对于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外交官曾纪泽却鲜有涉及,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曾纪泽(1839—1890),曾国藩长子,字劼刚,号梦瞻,湖南双峰县人。光绪四年(1878),派充出使英国、法国大臣。其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光绪
未来  现在和未来的分界线肯定和时间有关,时间画出了现在和未来的清晰界线。也许心理学家可以做一个测试,让人们说出自己心目中哪一个时段属于现在,哪一个时段属于未来。我相信测试的结果会有比较一致的结论,但是时间并不是现在和未来的唯一分界线。就是说,现在和未来的分界线也取决于经验对事情的掌握程度。知识和能力是构成我们心理感受何为现在的强大支柱。如果现在是一个王国,它的疆土就是经验,而国王就是知识和能力。
漫画家丰子恺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丰子恺身上,既有诗意盎然的艺术性,又有超尘脱俗的佛性,二者的融合使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株奇葩。  丰子恺的佛性可以说是生而有之的。从很小的时候起,丰子恺就不能吃肉,一吃会呕吐,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丰子恺的母亲担心孩子不吃肉缺乏营养,就把肉切成小粒再用豆腐皮包起来,让他吞下去。结果丰子恺吃下去不久,就觉得胃里不舒服,而且连肉带饭都吐了出来,于是母亲不再强
舞台上的约翰王  梁实秋在他为所译《约翰王》写的短序开篇即说,《约翰王》在舞台上演时相当成功,不过在近代舞台很少上演,主因乃是该剧大体算一出近乎“时事问题的戏剧”,并称这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唯一触及当时宗教问题及英国君王与罗马教皇冲突的剧作,在1590年至1610年这二十年间,或有时对观众产生很大的号召力,但时过境迁,如今的人们已不可能再感同身受。以文学观点来说,“该剧有急就章之嫌,不能算莎氏的精心
卡琳·博耶(Karin Boye)是个让我为难的书写对象,我不是她的粉丝,甚至可以说对她的作品有些排斥,这或许因为已有太多人给她贴上女权主义的标签。但博耶在瑞典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算得上最著名的瑞典籍女诗人。(另一位更著名的瑞典语女诗人伊迪特·索德格朗Edith S?觟dergran,却是芬兰籍。)博耶在二十二岁的大学生时代就以诗集登上文坛,后来,她办过杂志,作过教师,三十一岁就成为常和瑞典学院并
闲来翻书,读到《梁启超家书》中1921年5月30日致思顺书:“昨晚正得汝书,言大学校长边君当来。今晨方起,未食点心,此老已来了,弄得我狼狈万状,把我那‘天吴紫凤’的英话都迫出来对付了十多分钟。后来才偕往南开,请张伯苓当了一次翻译。”梁先生的“天吴紫凤”之英语,恐怕夹杂了粤语腔,能应对“十多分钟”,尚属能耐。相较而言,我自己则相当惭愧,除日常寒暄外,其他的则退还给老师了。稍可欣慰的是,子侄辈国外留学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文学家、思想家歌德早期一部杰出的散文体小说。该书以近百封长短不一的抒情书简集成的形式,写了平民出身的维特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聪明俏丽的绿蒂姑娘,尽管绿蒂已经订婚,但两人一见倾心,双双沉入感情的疾流之中。绿蒂未婚夫阿尔伯特的归来使维特陷入尴尬的境地。维特烦恼、失望,哀叹自己的不幸,他接受了公使秘书的职务离开了绿蒂。但同僚们追求地位的欲望、上司的迂腐固执使他再度陷入烦恼;上流社会
北京琉璃厂书肆兴旺繁荣长达二百余年,其间先后涌现出许多诚信敬业、精明强干、业务娴熟的古旧书业精英,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推许,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与国学大师结缘的王子霖  王雨(1896—1980),初名连雨,后改名王雨,号子霖。河北省深县(今河北深州市)人,出生乡绅世家。九岁正式就学于私塾。后因家贫,十一岁转入乡村小学读书。十三岁弃学,随舅父到北京谋事,无意于市井商贾之业,十四岁时托人入琉璃厂鉴古堂
《朗读者》女主角汉娜在自缢身亡时,电影导演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汉娜赤脚踩在一摞书上,完成了自己的自杀行为。在这一情节上,小说中的描写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和苍白,作者只用了一句话:“在天色微明时分她上吊死了。”就电影这一改编来说,导演和编剧显然比原作者更懂得女主角的选择。书籍赋予了汉娜新的生命,尽管这一赋予是通过死亡来完成的,但这并非悖论。有多少文学经典名著里的死亡,赋予了人物永恒的生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