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国画人物画创作的写生方法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写生的概念入手,以人物画创作写生为例,阐述中国画与西画写生方法的异同,旨在对国画人物画写生时的基本概念做一概述,对人物画创作传统的两种基本写生方法:对景写生和目识心记,做一简析,着重谈人物画创作写生的传统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希冀可为初次写生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人物画创作;写生方法;继承和创新
  一、中国画写生的概念
  据“辞海”里的释义:写生,就是直接描绘实物的临场写作。在西方,写生的对象则有人物、动物、风景甚至石膏等无生命的静物。其表现形式可用铅笔画、钢笔画、水墨画、油画、水彩画等。它是培养观察、造型能力和绘画技巧的必要手段。而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写生的愿意为不依粉本而直接描绘活的花果、树木、禽兽等动植物,有时专指花鸟画。有关写生的主要记载,如五代腾昌祐的“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之一:“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壯悔堂文集》卷十附——清——贾开宗 ——《<郭老仆墓志铭>评》:“通篇淋漓写生,从来志铭中第一。”等等。中国画之写生不是西方的素描,而是“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的写生,从五代腾昌祐到宋赵昌的历史发展,写生的概念主要才在品评上有意义。此后,凡是国画摹写花果、草木、禽兽等实物的都叫写生;而摹画人物肖像的则叫写真。通过写生,可以达到“写心”和“写意”的目的,很多传世名作都是通过写生而诞生的。
  人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较成熟的画种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保留着其他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艺术特征和独有的艺术特色,至今仍焕发着无限的生机。中国画主要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 因此,人物画创作应该继承传统的写生方法。
  二、人物画创作写生的基本方法
  人物画创作首先来源于写生素材,掌握传统写生方法有助于继承和创新。谢赫的“六法论”作为中国画审美和批评的标准,一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画家传承和发展。其中有“应物象形”的论述,说的就是画什么就应该像什么的问题,即所描绘的对象的准确性。这能检测一个画家基本功是否扎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所讲的像具有两层意思,画家在准确的,真实的,客观的表现艺术形象的同时,不仅要追求外表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能表达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的精神,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齐白石老先生有句名言“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或许能高度的概括这一理论思想。
  当代,多元化文化下,中国画的画法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也融入了许多新元素,令初学者在写生时不得其法,但说到底,还是要学会最基本的写生方法:对景写生与目识心记。
  (一)对景写生:
  中国画的写生与西画有所不同。西画写生可以边看边画,反复增改而成。这可称之为“直接写生法”。而中国画的写生,却用的是“间接写生法”,画家面对自然,观察多于描绘,常用勾勒手法,初学者往往很难掌握。原因是中国画作画,一笔到位,无法反复更改;不像油画,你的笔触、色彩都可以慢慢来画。即便是中国画临摹,也不是轻松的事儿。你不能像油画临摹,看一笔再画一笔。因此中国画的对景写生创作一般都分两步进行:对景勾画槁仅是第一步,这时画家着重观察体验,把握客观对象的特征与精神气质,画稿只起加强记忆和为下一步创作提供素材的作用。第二步是取舍提炼,加工创作直至完成。作写生画,重点是在笔墨、章法、意境上下功夫,使作品更具美学价值。荆浩在《笔法记》中,记述了他居住太行山时,对生长于洪谷中的古松,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先后勾勒了数万株古松画稿,认识了古松仰、惬、屈、张的千姿百态,和“不调不荣”的“君子之风”,然后才动笔作画。这种以写生画稿作素材进行创作的方法,荆浩叫做“掇妙创真”。后来石涛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也是这个意思。
  人物画写生初稿,在运用“对景写生”方法时,首先要注意构图。包括主体和背景的前后关系是否合理,线条的疏密与概括程度,整个画面的空间视觉效果等,都要为正稿绘制打好基础。构图的形式感也将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一幅好的构图写生稿对创作出好的作品至关重要。
  当今的中国画写生,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在学院派系中几乎都是以素描为基础进行写生的。但传统中国画创作追求的是“气韵生动”,讲究“用意、用笔、用墨”的高度统一,因而国画写生等同于硬笔明暗速写或线描速写。其直接恶果是当速写得心应手之后,无论平时随手挥写,或严肃的创作,所画之作几乎全为一副“速写相”。这些画作,如果光从画面视觉效果看,可能也不错,但却不能称是中国山水画。因直露和肤浅,使画面显得有“线 ”缺“意”。
  如何理解素描,并运用到国画写生中呢?其实只要抓住素描的关键,就是把握“关系”,构图多借鉴素描理论,下笔要明白“写生”的目的是写出生机,生意来,把描绘的物象写活,这样再抓住传统的“以形写神”思想,自然笔墨随心,意气风发。
  (二)目识心记
  古代称为“目识心记”,就是默写法,即不用面对实物勾勒临写,而是把所见景物默记于心中,回去后背着画出来。人物画方面,千古不朽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是顾闳中观察了韩家夜宴后,背着画出来的。山水画方面,则有吴道子默写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事迹,传为千古佳话。这是中国画的另一种独特的写生方法,直至今天仍有可借鉴之处。
  三、处理好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写生往往是为创作积累素材。吴冠中先生曾说过“笔墨等于零”,这主要指作品本身的社会功能,不能曲解。国画的创作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和当今社会强调的形式美。纵观近年来的全国美展,写生的对象无奇不有,包罗万象,画者的画面形式感中西融合,形态不一,但都可以看出,中国画的创作已融入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元素,因而正确理解写生和创作的关系,以写生为基础来进行人物画创作,重视基础素材的积累和题材整理,必将对人物画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以上是对中国画传统写生的两种基本方法做一简析,旨在强调线稿的重要性。人物画的创作归根结底,都是画者综合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绘画经验。纵观古今人物画创作的写生稿,人物画写生都必须紧扣时代精神,具备时代风格特征。因此,在人物画创作过程中,不断总结写生经验,提炼个性化技法,才能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创新人物画的写生方法。
  作者简介:
  王翠玲,1979年2月出生,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美术学院,2015级在职研究生,艺术硕士,专业:国画人物创作(现工作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其他文献
<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并不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只是与农村地区联系在一起,以服务农村为主要职能,在名称上也统称"村镇"。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为保证优先发展重工
为了研究苜草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体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AA雌性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100,300,500 mg/kg苜草素的试
为改善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训平台不完善,实训内容单调不切实际,简单走过场、过形式,凑学分的现状,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及内容,创建
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安全,其施工控制技术的选择应受到足够重视。主要分析房屋建筑结构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问题,并根
选择重庆市4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灰棕紫泥两种、红棕紫泥和灰岩黄壤各一种),接种促生根瘤菌,研究了拉巴豆的结瘤性能、生长情况、光合速率、营养品质及矿质养分等。结果表明,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以探明水分胁迫对4叶期的扬稻6号(籼稻)幼苗氮素形态、氮代谢关键酶以及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PEG≤5%、水
摘 要: 科技进步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整个文化结构的动因和塑造力量。技术革命促进人类思想五次解放,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从线性思维发展到非线性思维,最后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技术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对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之从古代稳定发展状态,逐渐走向激烈变革。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观念之繁杂,超乎人们的预料,艺术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关键词: 科技;思维;艺术;线性;非线性  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