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患者血清t—PA、PA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江苏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白塞氏病(BD)患者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24例BD患者血清t-PA、PAI水平,并分疾病活动组、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BD组t-P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PAI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BD活动组t-PA水平较稳定组非常显著降低(P<0.01),PAI水平则非常显著升高(P<0.01).结论纤溶凝血系统可能在BD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并与疾病活动有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PH)病人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的mRNA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治疗组21例先心病患者,平均肺动脉压为58±2 1mmHg,肺血
目的为研究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CCR5)及细胞分化抗原30(CD30 )作为1类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h1/Tc1)、2类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h2/Tc2)表面标志的可行性及辅助性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后海马组织中c-Fos基因的表达及效应.方法利用新生儿缺氧缺血模型,采用RT-PCR技术与DNA 电泳方法,观察缺氧缺血后海马组织中即刻早基因c-Fos mRNA的表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