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是在学习了前面辨认方向、认识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比较和数数、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对今后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及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有关方向与路线、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3、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能及时发现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情导入
师: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乡村,清清的溪水从村前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的翻滚,这里有丰硕的果实,这里有茂密的树林,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呀?
生:美
师: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乡村(板书课题:走进乡村)
师:乡村里有哪些景物呢?仔细观察,谁能按顺序说一说?
生:乡村里有……
师:这么多景物你最想去哪里参观?现在,选择你最喜欢的两处景物,说一说他们的方向关系
生:我最喜欢……
师:同桌互相说两处景物的方向关系,同桌汇报
师:再观察这幅图,中心是一个蓄水池,你能不能说一说蓄水池的八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景物?
出示问题1:蓄水池的八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景物?(指名说)
师:你是怎么记住这八个方向的呢?
生交流记方向的方法。
(课堂的开始,用美丽的乡村景色图片来激趣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迁移知识
师:小华和你一样,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她每天都从家到学校,谁能说说她从家出发怎么走?
出示问题2:说一说笑笑和淘气从小华家到学校怎么走?
师:谁能说出不同的路线?
生说不同的路线
师:如果你是小华,你选哪一条?为什么呢?(小组讨论、汇报:我们为了节省时间,都选择最近的路线。)
(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交流想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那好,请你用同样的方法,说一说笑笑和淘气从学校出发,去果园、养鸡场、小树林的路线。
出示问题3:说一说笑笑和淘气从学校出发去养鸡场的路线?
(指名说)
师:刚才我们用学过的方向与路线的知识,解决了生活当中的问题,(板书方向与路线)你们的表现都很好,那么除了在图上,你们会找方向与路线,在生活中,在教室里,你还能分清方向吗?指一指教室里的八个方向?
(把书本中的知识迁移到了教室,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师:刚才老师答应大家,要带你们去参观,现在咱们先到养鸡场里去看一看,养鸡场里的鸡太多了,
1、复习写数:
你能写出每种鸡的只数吗?看谁写的又快又准?
2、复习读数:
你能读出每种鸡的只数吗?读的太准确了,刚才你们既会写数又会读数,有什么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吗?
3、复习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读数时,末尾有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
4、师:你能比较这些鸡的只数吗?
复习比较的方法: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位数相同的,要比较最高位。
最高位相同的,要比较下一位。
师:淘气和笑笑和你一起来参观,他们俩现在来到了产蛋房。他们对这些母鸡的产蛋量作了一个统计,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自由说。
师:能不能从表中,看出哪一天的产蛋量最多?哪一天的产蛋量最少?这几天的产蛋量放在一起,你会比较吗?
生看表回答,运用比较的方法。
师:离开养鸡场,咱们现在到萝卜地里去看一看,这么多又大又红的萝卜,真惹人喜爱,请你数一数萝卜地里每行有几棵萝卜?一共有几行?这块萝卜地里一共有多少棵萝卜呢?
生:每行有10棵,一共有10行,萝卜地里一共有100棵萝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十个十是一百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除了这个还有哪些呢?
生填表
复习数位顺序表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师:表现这么好,老师再带你到果园去看一看,这里的苹果都熟透了,装好箱,正准备要运到城里去呢!从图里,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自由说
师:根据刚才我们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1辆车至少运几次才能运完?生解答。
师:刚才我们说的是1辆车,那你不觉得1辆车来回运太麻烦吗?谁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至少要用几辆车才能运完?生解答
师:刚才孩子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说明你们都在动脑筋思考,其实这个乡村里美丽的景色可不止这些,现在老师再带你去参观这个乡村里美丽的风景。
在音乐声中欣赏乡村美丽的景色
(运用多媒体声、光、色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不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综合地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知识,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生活化、灵活化。)
三、师总结:
今天我们不光游览了乡村里美丽的景色,更主要的是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板书:生活中的数学)老师希望同学们既要做生活中的主人,又要做学习上的主人。
板书:
走进乡村
方向与路线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反思】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但乡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浓的民俗风情等。教师要善于将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融人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情境,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教材、学生、教师共同成长。不断更新。
2.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是学生探索的地方也是学生展现的舞台,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课外的各种活动,运用数学知识直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充分体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发展、应用数学。在课堂中,如何结合课外的实践活动,有待进一步探讨。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当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文精神。为此在课上,我充分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大胆说明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本节课中,通过观察乡村的变化,走访果园与养鸡场,调查收集到真实、具体的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到乡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不断发展,渗透对学生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是在学习了前面辨认方向、认识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比较和数数、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对今后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及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有关方向与路线、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3、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能及时发现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情导入
师: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乡村,清清的溪水从村前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的翻滚,这里有丰硕的果实,这里有茂密的树林,这里的景色美不美呀?
生:美
师: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乡村(板书课题:走进乡村)
师:乡村里有哪些景物呢?仔细观察,谁能按顺序说一说?
生:乡村里有……
师:这么多景物你最想去哪里参观?现在,选择你最喜欢的两处景物,说一说他们的方向关系
生:我最喜欢……
师:同桌互相说两处景物的方向关系,同桌汇报
师:再观察这幅图,中心是一个蓄水池,你能不能说一说蓄水池的八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景物?
出示问题1:蓄水池的八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景物?(指名说)
师:你是怎么记住这八个方向的呢?
生交流记方向的方法。
(课堂的开始,用美丽的乡村景色图片来激趣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迁移知识
师:小华和你一样,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她每天都从家到学校,谁能说说她从家出发怎么走?
出示问题2:说一说笑笑和淘气从小华家到学校怎么走?
师:谁能说出不同的路线?
生说不同的路线
师:如果你是小华,你选哪一条?为什么呢?(小组讨论、汇报:我们为了节省时间,都选择最近的路线。)
(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交流想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那好,请你用同样的方法,说一说笑笑和淘气从学校出发,去果园、养鸡场、小树林的路线。
出示问题3:说一说笑笑和淘气从学校出发去养鸡场的路线?
(指名说)
师:刚才我们用学过的方向与路线的知识,解决了生活当中的问题,(板书方向与路线)你们的表现都很好,那么除了在图上,你们会找方向与路线,在生活中,在教室里,你还能分清方向吗?指一指教室里的八个方向?
(把书本中的知识迁移到了教室,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师:刚才老师答应大家,要带你们去参观,现在咱们先到养鸡场里去看一看,养鸡场里的鸡太多了,
1、复习写数:
你能写出每种鸡的只数吗?看谁写的又快又准?
2、复习读数:
你能读出每种鸡的只数吗?读的太准确了,刚才你们既会写数又会读数,有什么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吗?
3、复习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读数时,末尾有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
4、师:你能比较这些鸡的只数吗?
复习比较的方法: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位数相同的,要比较最高位。
最高位相同的,要比较下一位。
师:淘气和笑笑和你一起来参观,他们俩现在来到了产蛋房。他们对这些母鸡的产蛋量作了一个统计,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自由说。
师:能不能从表中,看出哪一天的产蛋量最多?哪一天的产蛋量最少?这几天的产蛋量放在一起,你会比较吗?
生看表回答,运用比较的方法。
师:离开养鸡场,咱们现在到萝卜地里去看一看,这么多又大又红的萝卜,真惹人喜爱,请你数一数萝卜地里每行有几棵萝卜?一共有几行?这块萝卜地里一共有多少棵萝卜呢?
生:每行有10棵,一共有10行,萝卜地里一共有100棵萝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十个十是一百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除了这个还有哪些呢?
生填表
复习数位顺序表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师:表现这么好,老师再带你到果园去看一看,这里的苹果都熟透了,装好箱,正准备要运到城里去呢!从图里,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自由说
师:根据刚才我们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1辆车至少运几次才能运完?生解答。
师:刚才我们说的是1辆车,那你不觉得1辆车来回运太麻烦吗?谁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至少要用几辆车才能运完?生解答
师:刚才孩子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说明你们都在动脑筋思考,其实这个乡村里美丽的景色可不止这些,现在老师再带你去参观这个乡村里美丽的风景。
在音乐声中欣赏乡村美丽的景色
(运用多媒体声、光、色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不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综合地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知识,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生活化、灵活化。)
三、师总结:
今天我们不光游览了乡村里美丽的景色,更主要的是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板书:生活中的数学)老师希望同学们既要做生活中的主人,又要做学习上的主人。
板书:
走进乡村
方向与路线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反思】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但乡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浓的民俗风情等。教师要善于将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融人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情境,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教材、学生、教师共同成长。不断更新。
2.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是学生探索的地方也是学生展现的舞台,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课外的各种活动,运用数学知识直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充分体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发展、应用数学。在课堂中,如何结合课外的实践活动,有待进一步探讨。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当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文精神。为此在课上,我充分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大胆说明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本节课中,通过观察乡村的变化,走访果园与养鸡场,调查收集到真实、具体的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到乡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不断发展,渗透对学生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