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药时的六项注意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到医院看病后,都是领了药就匆匆离去。对于所服药物名称、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常常是一知半解,这样难免带来一些隐患。为了用药安全,患者及家人在取药时应清楚地知道几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
  1.清楚药品名称:到药房取药时要看清楚处方上姓名,不要忙碌中误拿了别人的处方。其次,要记住药品名称,如果不是在医院药房取药而是在院外的药店买药,则要看清楚药品要与处方相符。看一下药品的包装、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及生产厂家。这样。如果服用后发生过敏或其他异常现象,可以正确告知医生是何种药物所导致,以避免再次服用同类药品。
  2.清楚使用方法:包括使用方法、用量。不能凭自己的服药经验,每次1片每日1次或每日3次地服用药品。即使是同一种药,医生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变化而改变药物的使用剂量与用法。另外,现在很多药都制成缓释片,一天只服用一次就可以了,不能一天中多次服用。还有些药品属于栓剂,千万不可误服。其他如眼药水、耳滴剂、鼻喷剂、吸入剂、贴片等,各种剂型的使用方式都不同,使用前务必问清楚正确方法,才能用得安全又有效。
  3.清楚服用时间:包括何时服用,每日几次。饭前、饭中还是饭后服用。①清晨空腹服用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清晨空腹服药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抑制作用,也可以减轻不良反应。降压药宜在清晨和午后服用。②餐前30~60分钟服用的药物,如治疗胃病的胃舒平等。在餐前服用可让药物充分吸附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吗丁啉等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也应该在餐前30分钟服用,有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降血糖药如甲磺丁脲(甲糖宁)等,在餐前服用疗效高,达到峰浓度所需的时间相对比较短。③餐中服药。而同样是降低血糖的药物二甲双胍(格华止)、阿卡波糖(拜糖平)等,则应该在餐中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比罗西康(炎痛喜康)等,与食物同服可以避免对胃黏膜的刺激,并可使药物抗炎止痛效果更持久。④餐后15~30分钟服用的药。一般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等,餐后服用可以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⑤在睡前服用的药物。催眠类药物要在睡前10~30分钟服用。平喘药,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因哮喘多在凌晨发生。降血脂药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也应睡前服用。因为肝脏合成脂肪的峰期多在夜间,睡前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
  4.清楚用药疗程:用药疗程亦是治愈疾病重要的一环,药品该使用多久也应问清楚。尤其像抗生素类的药品,杀菌效果与疗程息息相关,患者必须遵照医师指示接受完整的疗程,不可因症状改善而随便停药或更改用法,以免造成抗药性、病情复发或引发严重的感染。
  5.清楚注意事项:患者应清楚所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例如有些药品会造成嗜睡,服用后不能开车;有些药品不能与酒同服等。有些药物不能嚼碎服用。如一些控释片,是在普通药片外层包被一层半透膜,药物溶液通过膜上小孔缓慢释放而发挥作用,不能嚼碎了服用。有些药物不宜用热水送服,如助消化药胃酶合剂、胰蛋白酶、双歧杆菌等,受热后即失去作用。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受热后易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止咳糖浆类药物,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药液影响疗效。
  6.清楚存放方法:通常药物保存以避光、干燥、阴凉为原则。一些药品需要冷藏的,应特别注意冷藏温度是2~8℃,放置于冰箱冷藏室储放。
  (编辑林妙)
其他文献
今年31岁的王先生有高血压病家族史,两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时可达210/130毫米汞柱,口服多种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血压一直在160/ 100毫米汞柱上下波动。另一名64岁的张先生,患原发性高血压15年,近年来明显加重,经常感到胸闷。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口服多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仍然不够理想,长期在180/100毫米汞柱左右波动。最近他们选择了一种最新的介入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术后血压立即下降了约2
期刊
“年关将至,酒在亲朋好友相聚时的出镜率陡然升高。有人小饮则罢,而有人则不醉不归。喝酒时畅快淋漓,但是醉酒后却异常难受。为了解酒,各种方法层出不穷,浓茶、咖啡、醋,甚至还有运动和催吐……但是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真正解酒呢?    方法一:浓茶和咖啡  在喝过酒之后,人们常常会沏上一大杯的浓茶或者咖啡来解酒,殊不知,这样做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伤身。  因为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会促使心跳加快,
【摘 要】目的:总结剖宫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和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方法: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有关因素,对1998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者2182例,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8例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采取头低足高位,在抗凝溶栓治疗同时,细心病情观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双静脉通道输入,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