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在黄土旱塬区进行了18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肥料利用率、土壤肥力及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单施磷肥,对小麦无增产效果,磷肥的利用率为0.
【机 构】
: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在黄土旱塬区进行了18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肥料利用率、土壤肥力及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单施磷肥,对小麦无增产效果,磷肥的利用率为0.4%,磷肥的利润率平均为-1.1;单施氮肥,小麦产量明显增加,氮肥利用率为39.3%,利润率平均为3.0,最高可达4.7;氮磷配施,肥料的肥效、利用率明显高于氮、磷肥单施,利润率平均为1.7。氮磷配施还有利于土壤养分平衡,土壤肥力提高。综合考虑,氮磷配施,特别是90 kg/hm^2N和90 kg/hm^2P2O5配施是更理想的施肥方式。
其他文献
本文从设计思路、数据存储、服务框架、系统安全、业务扩展等方面探讨以数据为核心的媒体PaaS框架并适配云化系统的新型融合媒体云平台设计理念,探索基于全分布式架构的融合
科技创新文化,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尊重、支持、激励科技创新的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的关键,在于明确并优化它的三大构成要素。首先,要优化科技创新
为了研究土壤盐分离子对浸提液电导率的敏感性,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盐分离子进行初步分析,之后采用缺省因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检验。结果表明:Cl-、Na+这两种离子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变化最为敏感;灰色关联分析法所得结果与基于缺省因子法的主成分分析模型结果基本一致;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7种盐分离子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应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的电导率预测模型能够对实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