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认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实践技能的检阅场,给学校和学生带来各种潜在的利益,然而随着对技能大赛奖牌的过度追求,职业教育渐渐偏离教育初衷。笔者结合自身感受,浅谈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认识。
  【关键词】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机器人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立项课题(XHXS2015017)。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2-01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像一个“检阅场”,不仅为职业院校的师生提供了高水准技能竞技与切磋的平台,也把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向社会进行了展示。通过大赛, 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大赛” 以及将技能大赛“覆盖所有学校、 覆盖所有专业、 覆盖所有老师、 覆盖所有学生” 的良好局面[1]。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被推向新的高度,人们对技能大赛的认识却在逐渐偏离初衷。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技能大赛正是对这种能力的检阅[2]。
  我校也是因在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而在职业院校中享有盛名,每年的技能大赛中,都有多个项目荣获金牌。在技能大赛中,我校的一些王牌专业得以向政府及用人单位展示,这也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原因之一。可能外人看到的只是荣耀,参加技能大赛的学校及师生为之付出的艰辛相信只有切身参与才会了解,更为重要的是,似乎关注的重点只是集中在了技能大赛的结果上,这些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前途如何,却鲜少有人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大赛出身的学生渐渐毕业,他们的去向也在慢慢引起学校的注意,比如《金牌选手都去了哪里》专题就对此进行了报道。从这一系列报道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有的去了大学进行深造,而且在学校表现优秀。然而,参加技能大赛,或者确切地说,参加技能大赛集训选拔的学生,只有这些吗?
  技能大赛的集训选拔工作一般在赛前3个月进行,选拔中高职组选手各3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这样。很多学生是在一年级入校不久就被选拔加入集训队,中职组和高职组往往都有一组后备选手,最终能参加大赛的选手是经过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的,可以说是学生中的精英。实际了解到的情况也不尽然,金牌选手或许在升学就业方面比普通学生有优势,那也是在同等条件下,比如数控车项目的选手,肯定更受企业欢迎。但是学校的集训项目林林总总,并不是每一个项目在当地都有相应的就业岗位可以提供。比如我们的机器人项目,无锡当地没有这样的产业,而且我们平时的训练都是为了大赛,这是个重复固定的训练,就算有机会进入相应的行业,也是需要重新学习的。更多的没能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他们在脱课一两年后被迫回到原来班级学习,学习和心理上都未必能很好地适应。在职业院校,但凡能被选拔进入集训队的,都是各个班里的尖子生,他们在心理上其实是有优越感的,而且在集训队除了训练,他们受到的纪律管束要比普通学生少些,突然从“天堂”跌落人间,他们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下面以“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赛项为例,简要介绍一下个人总结的技能大赛误区:
  一、过分重视技能训练,忽略文化课教学。
  如今中职都有一个共识,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很多学校专门制定了专业技能训练的实施方案,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不可否认, 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但笔者发现,一些学校在强调就业教育、 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认识和行动上却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就业教育,全面强化训练,特别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技能中的融入与优化,认为这样才会使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得到充实提高,而文化课对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和就业没有什么帮助。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那就是把专业技能素质等同于职业素质了。殊不知,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职业素质是由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以及学习和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共同构成的一个统一体。专业技能素质只是职业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专业技能的提高可以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来达到,但其他素质的提高还得需要借助于文化培养和个人的社会实践。个人职业素质好,不仅指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好,而且还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好,甚至还包括身心素质好。
  二、重优秀者的培养,轻普通者的训练。
  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技能大赛本身就是比武大会, 全国性的技能大赛更是各地方省级状元的比武大会。谁不想在大赛上拔得头筹? 成名者天下皆知,其学校也是无比荣耀。“状元效应” 给学校带来的是更多的表面和潜在的收益。表面的如政府的奖励,潜在的如知名度提高后所带来的隐形收益。知名度的提高就好比是为学校做了免费广告,这样会给学校招生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前者是一次性的,后者则是长期的。在政府对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实状况下,学生的多少就决定了一个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领导当然深谙这个道理。于是,一些有点实力的学校瞅准这个机会,拿出部分资金,选出优秀学生和教师进行集训。为了保证集训者的训练成绩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学校处处给他们大开绿灯,甚至不惜占用其他学生的实作时间和资源。但毕竟优秀者是少数,普通者是多数。学校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优秀者的培养上去,以至顾此失彼,甚至“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另一种“应试教育”。这样,大多数普通者的培养就会受到影响,不仅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也与国家的教育方针相违背。
  比赛是形式不是目的,这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全部;比赛结果固然重要, 但更应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过程中更快成长。教育本身就不应该带有功利性,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教育的天平,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别让对结果的过度追求迷失了教育初心。
  参考文献:
  [1]耿俊东,劳文鹤.浅析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及其认识误区[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2]刘三林,刘桂林.邹韬奋论职业教育的目的[J].教育与职业,1996(2):P42-44.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中,利用微课辅助学习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处理概念的引入、表述、理解以及巩固,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让学生在探索、辨析、感悟和运用中真正掌握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课 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06-02  由于数学概念本身具有严密性、抽象性和高
期刊
【摘要】我们都深知:选入教材的都是些文质兼美,值得借鉴的文章。只要我们挖掘文本的内涵,让学生借着文本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就能达到与笔尖共舞。实践证明:这种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小练笔”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多元感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习作之方法,提高习作的能力。  【关键词】文本 小练笔 内涵 真情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
期刊
复合纳滤膜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膜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膜。由于复合膜纳滤膜是由超薄皮层和具有非对称结构的支撑层构成的,所以在低压下具有高的选择性及渗透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大多数聚酰胺商品膜是以聚砜、聚醚砜等作为多孔支撑膜,以聚酰胺为活性层制备复合膜,这些基膜通常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但是在基膜表面没有化学键与表皮活性层结合,因此没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在支撑层和表皮层之间,制备出的膜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55-01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期刊
【摘要】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深化中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中很多问题有待改善,这给初中的教育活动带来新的考验。本文主要从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为出发点,提出初中德育教育实施的要点,加强德育教育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关键词】初中德育 有效途径 浅析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9-01
期刊
【摘要】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尺度。中职学生进入社会后,如果能以其扎实的技能、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中职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应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然而,面对当前部分中职学生礼仪素养缺失问题,作为职教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引起深思与探讨“如何培养中职生的礼仪素养”这个不可忽视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教育背景下,一方面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着力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加以创新,另一方面要注重回归教学本体,围绕教学课程展开教学课改。音乐教学是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实施音乐课改时,要紧密围绕学生的音乐技能传授,音乐个性塑造进行教学改革及创新,使音乐本体能够回归音乐课堂。本文就音乐课改,给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音乐课堂 音乐
期刊
【摘要】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本能,对孩子而言则是一种天性,从小教育、培养、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想象力的培养、开拓和应用是美术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各种途径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取得灵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 培养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通过对亳州市的电子企业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制定了适合于亳州市电子企业发展要求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市属高职,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必须要从当地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扎实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导向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  【关键词】市属高职 专业课程改革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TN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