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肺灌洗术后肺表面活性物质恢复水平与肺顺应性的关系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_lip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容量肺灌洗术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S)恢复水平与肺顺应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观察对象、Ⅰ期、Ⅱ期尘肺患者各10例,测定肺灌洗后不同时间点的PS恢复水平与肺顺应性值,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观察对象术前、术后0、10、30、60、90、120 min的肺顺应性值分别为(39.5±6.7、28.3±5.6、31.5±5.2、37.6±4.4、38.0±5.3、38.7±5.5、39.2±5.3) ml/cmH2O,Ⅰ期尘肺为(38.8±5.1、25.1±6.1、28.4±6.8、30.5±5.9、36.3±5.5、37.3±5.4、38.2±4.5) ml/cmH2O,Ⅱ期尘肺为(32.9±6.1、20.3±6.0、24.3±5.4、25.1±5.4、26.8±5.8、27.8±4.8、32.8±4.5) ml/cmH2O;尘肺患者的肺顺应性随期别的增加,呈降低趋势,Ⅱ期患者的肺顺应性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术后30 min肺顺应性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Ⅰ期尘肺术后60 min恢复到术前水平;Ⅱ期尘肺术后120 min恢复到术前水平.与术后0min比较,观察对象、Ⅰ期、Ⅱ期尘肺患者术后10 min的PS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尘肺患者术后30 min的PS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F=20.40,P<0.05).观察对象、Ⅰ期、Ⅱ期尘肺患者术后60 min PS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0、3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Ⅰ期、Ⅱ期尘肺患者肺灌洗后肺内PS可在10~30 min内提高,肺顺应性恢复需要较长时间(30~90) min.PS恢复与肺顺应性有关.结论 肺灌洗术后肺顺应性明显下降,随后逐渐恢复,期别越高,恢复时间越长.肺顺应性恢复较PS恢复延退。

其他文献
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病防治三级预防工作中的-项关键任务,也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职业病第二级预防工作中的关键技术.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如何做好职业健康检查的复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结合自己工作的经历,简述职业健康检查复查的工作体会,复查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期刊
目的 探讨远洋船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保障远洋船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6月间在福建省某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体检及福建某口岸出入境的远洋船员,利用职业倦怠量表对远洋船员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1027份,有效问卷989份,有效率为96.30%.结果 (1)30岁以下年龄组、离异及丧偶、人均月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远洋船员衰竭和消极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DNMT1) rs12984523、rs16999593和rs222861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中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电测听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值≥40 dB为病例组,共188名工人;电测听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值<40dB的300名工人为对照组.应用TaqMan探针法检测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DNMT1
目的 采用在裸鼠腋部皮下移植人原代宫颈癌组织的方法,研究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探讨此动物模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人类乳头瘤病毒16(HPV16)阳性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移植于裸鼠腋部皮下建立原代人宫颈癌裸鼠模型,成瘤后取出瘤组织传代,观察瘤体生长情况,60 d待瘤长到直径1 cm时处死后做病理检查;移植前和移植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肿瘤组织HPV DNA表达,对HPV16 L1和
目的 通过对血铅超标者及正常人群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血铅值、铅作业工龄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职业健康检查中筛选出的有明确铅接触史的血铅超标者70例为观察组,以不同工种的血铅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工人60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T细胞亚群检测,并按不同血铅浓度及铅作业工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与60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粉吸入治疗尘肺病的效果.方法 将尘肺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常规给予抗纤维化、止咳、化痰等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布地奈德吸入200 μg,2次/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变化,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5.79%,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应激对机体氧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131例护士为研究对象,用物联网职业健康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职业紧张测量,同时测定羟自由基、抗氧化物酶类水平.结果 30岁以下护士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最高,45岁以上护士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5年以下护士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最高,5~15年护士次之,25年以上护
目的 筛选和分析苯作业工人血浆差异表达微小RNA(micro RNA,miRNA),探讨血浆miRNAs在苯引起工人血液毒性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采用个体匹配方式选取血细胞降低、血细胞波动以及正常接苯工人各10人,利用微阵列芯片检测3组工人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目的 探讨电焊烟尘对接触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州地区2家机械制造企业中接触电焊烟尘的焊接工人,根据环境检测结果分为高、低两水平接尘组,并在两企业中选择不接触电焊烟尘等对呼吸系统有影响的职业病危害工人219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高仟伏胸片、肺通气功能测试两项检查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在不同电焊烟尘接触水平下的两暴露组间胸片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接尘组的肺功
尘肺病是目前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尘肺治疗的大量研究,主要试用克矽平、磷酸哌喹、汉防己甲素、磷酸羟基哌喹、柠檬酸铝等.这些药物有一定的预防和延缓肺纤维化进展的作用.近年来,汉防己甲素的生产工艺改进、制剂纯度提高,副作用明显减少,又被广泛使用于尘肺治疗[1].我院近期应用汉防己甲素联合黄根片治疗尘肺病60例进行了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