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大致就是穷理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理》序言起首说:“这本书的主线是道理与说理的关系,道与言的关系。”其实,看似不酷的书名“说理”已暗自应和了这一主线,“说”和“理”合为说理,题目自己点题。序言末尾则引用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篇幅极短的序言,引而不发,却已透出立意深远,立言无虚的心意。
  并非很多年以前,中国曾有一个“全民哲学”的时期。身为哲学家,陈嘉映先生视之为不正常的时期。并非因为那时的“哲学”是错误或空洞的。在《梦想的中国》一文中他说:
  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
  与此相通,《说理》1.2节说“有多种方式达乎道”,“我们画画、下围棋、解牛、办实业、从政,也可能‘所好者道也’”。哲学的特异之处,是“哲学通过说理达乎道”。哲学和足球不大一样,哲学从头到尾都在言说,哲学和小说也不大一样,哲学从头到尾都在说理。可是,道理岂非人人都在说,那么人人都在做哲学了?也许人人都有一点做哲学的倾向,这一倾向却不止是说理,而是穷理。“什么道理初说起来都像是可以成个道理,稍加追究,却难免生出疑问,需要进一步澄清。这样从一个道理追向另一个道理,谓之穷理。所谓哲学,大致就是穷理。”(4页)
  然而穷理求道的道却不是高高在上。“道甚至根本不在上,而就在我们的层面上,在各界之间融会贯通。”(15页)系统说理(穷理)的系统性不是建筑式的层级结构,仿佛各原理按其基本的程度层层搭建起来,而是网络式的相互交织。“网络没有开端。我相信,穷理必定是循环式的,而非线性的发展。”(38页)论理系统依托于生活世界的支撑。这种网络不是凌空而下的天网,而是大地的道路之网,地面的起伏、地层的结构、走于其上的人,都影响着道路的断续。
  哲学与语言学
  本文的目的是指出《说理》二至四章中的一条线索。《说理》本身是一个系统说理的网络,其中的线索是繁复且相互交织的,乃至作者曾考虑不分章只分节。即便是某一部分的主要线索,也无法“概括”其义旨。所谓线索,无非是提供一个看待的角度,一幅换步移行的景貌。
  《说理》第二章的题目是《哲学为什么关注语言?》这问题是在语言转向的背景下提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一个重要的“转身”是区分事质研究和概念研究(语言研究)。这一区分又是在科学与哲学分野的大背景下做出的。“philosophia曾为一切知识的总称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