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41岁。因双上肢外伤2 h,于2008年6月11日入院。查体:神志清,T36.2℃,P 78次/min,R 19次/min,BP 105/70 mmHg。双前臂中段肿胀、向背侧成角畸形,皮肤无破损,局部叩压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1岁。因双上肢外伤2 h,于2008年6月11日入院。查体:神志清,T36.2℃,P 78次/min,R 19次/min,BP 105/70 mmHg。双前臂中段肿胀、向背侧成角畸形,皮肤无破损,局部叩压痛,可触及骨擦感,左第1掌指关节处肿胀、压痛,双手指可屈伸活动,末梢血运及感觉正常。X线检查示:双侧尺桡骨骨折,左侧第1掌骨基底骨折。既往有糖尿病史10 a,口服拜糖平治疗。
其他文献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在990℃下Na3AlF6-AlF3熔盐中,TiO2钨丝电极上的阴极还原机理.实验表明,Ti(Ⅳ)电沉积过程分两步进行:即首先是Ti(Ⅳ)还原为Ti(Ⅱ),然后Ti(Ⅱ)再还原为金
应用高灵敏度的共焦显微拉曼技术,分别研究了水体系和不 同pH值的硫脲体系中电化学反应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 明,在电化学析氢反应电位区,电荷转移
摘要: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口流动率逐步上升,对于交通事业的发展来说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其中高速公路建设比重增加,基于便捷性、承载力量大等特点在交通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而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对预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及高效应用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预制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及分析,而后对预制技术的施工要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施工技
以GBL/EC复配体系为增塑剂, PVDF-HFP和PMMA为聚合物基体制备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输特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实验表明,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1.2 m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