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振南 军工厂长的改革路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连式榜样——人物篇
  普通式精彩:工厂濒临破产,不足800人的厂亏损高达1437万元,各种债务高达2444万元。自1998年6月上任后,他大力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改革,2001年扭转工厂连续六年亏损的局面。2006年,他破空军装备部评为先进个人,2008年,更是光荣地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空军5718工厂的厂长卢振南。
  
  危难时刻担使命
  
  5718工厂始建于1970年5月,先后成功大修了各型飞机近千架,为我军装备修理力量建设做出过积极贡献。随着形势的变化和装备修理的飞跃发展,老旧装备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1997年12月,随着最后一架修理好的飞机转场部队,5718厂从此彻底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指令性计划任务。一个昔日装备修理系统的宠儿面临着生与死的巨大抉择……
  1998年6月28日,这是一个对于卢振南个人和5718厂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这天,上级一纸任命他为厂长的“委任状”,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全厂几百号人眼巴巴地看着这位新上任的厂长,卢振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时,摆在卢振南面前的是一种怎么样的摊子呢?由多名国家注册会计师给出的前任厂长离任审计报告这么写道:“截至1998年6月,累计账面亏损1182.74万元,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248.09万元,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7.12万元。”生产线空转,发不出工资,几百人等着吃饭;企业管理混乱,负债累累;职工人心涣散,人才流失严重……
  上任后第3天,卢振南就带领几位车间主任和技术人员,背着方便面,挤上硬座火车,到上海东方航空公司“找米下锅”。卢振南面对东航老总,坦诚谈到了企业目前的困难,并且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和下一步打算和盘托出。结果很出人意外,东航把5架民用运五飞机修理任务交给了工厂,而且破天荒先支付了修理费用,一下子解决了工厂的燃眉之急。
  从上海回到桂林,卢振南与党委班子认真分析了工厂现状,提出抓住将航空修理这一传统优势项目作为企业脱困的动力引擎。卢振南带领技术人员多次到军队航空使用单位和地方航空公司调研,摸清了航修市场的需求,认准了发展目标。筹措24万元建立了某型飞机起落架修理线,逐步扩展了修理领域。同时,相继开发了飞机部、附件修理业务?00多项,使航空修理能力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也重新为5718工厂找到了自信。
  正如人的发展是一个自我扬弃的过程,企业也不例外。卢振南在保留优势增长点的同时,果断撤并了占用资金多、资源消耗大、发展后劲弱的项目。他还重新调整经营管理模式,把工厂器材处、机动处、车队、基建处、医院、招待所等后勤单位推向市场。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效果显著。1999年底,工厂亏损309万元,2000年亏损105万元,2001年实现赢利405万元。饱尝艰辛的工厂在良性发展轨道上大步前进。
  
  人事制度改革
  
  企业总算是救活了,但还没等卢振南缓口气,新的使命不期而至。
  2002年12月1日,这是一个令所有5718人记忆犹新的日子。上级宣布业务领导关系和修理任务转换,也就是从这天起,5718厂艰苦的付出赢得了发展机遇的“青睐”。
  卢振南明白,要抓住机遇,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建设。他和党委班子,制定出台了《干部使用和考核管理办法》。在全厂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聘用制度。先后调整、选配中层以上干部80人次。通过调整、选拔、锻炼、提高,奠定了工厂生存发展的组织基础。
  一位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到基层单位后,在50名职工参加的民主测评中,只得到了4张基本认可票,被免职为一般业务员。而一名年仅24岁的技术员被调整为中层干部,一名33岁的机关干部被提拔为工厂领导。
  作为工厂,职工群众是最广阔的发展土壤。由于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些职工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责任心下降,作风懒散。卢振南在上任初的全厂职工代表大会上,宣布将推进职工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包括他爱人在内的203名职工离开了工作岗位。这一改革举措对职工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举打破了“铁饭碗”,其中156名职工通过公开招聘、竞争,重新上岗,安排25名职工厂内退养,22名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后离开了工厂,全部予以了妥善安置。对上岗职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逐步实现职工队伍知识技能大转型。
  在人才使用上,卢振南根据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思路,工厂聘请厂外专家,培养骨干,打造了一支“不在花名册的职工队伍”,构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加强技术力量建设,建立技术合作机制,着力提高修理能力建设,自筹资金提前开始配套工程建设。
  据统计,9年来工厂共制定各种管理制度84项,建立并完善了比价采购、公开拍卖、工程招标、人员招聘等管理程序。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职工,最大的受约束者是他自己,弱化了领导权力,杜绝了不正之风,职工的利益从源头上得到了维护。
  
  让弹药修理成为新的增长点
  
  30多年来,5718厂一直是主修战机,2004年4月20日,总部正式确立该厂为某新型弹药修理基地。为实现全面保障某新型弹药的修理,卢振南带领一班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刚开始,连厂长卢振南也没见到真正的新型弹药,更别说修理了。隔行如隔山。从修战机到改修弹药,谁心里都没底。
  但在军工战线干了近30年的卢振南眼光可没这么低,他看到的是军事斗争严峻的形势,看到的是上级机关和部队同志巴望着自己的眼睛。2004年6月1日,在上级组织的一次会议上,卢振南顶着压力,坚定地表态:“我们坚决完成任务,尽快形成修理保障能力。”
  当上这个“弹药司令”不久,卢振南就与“死神”打了一次交道。要修理弹药,首先要了解其内部结构。2004年7月2日,在上级机关的同意下,工厂对首枚某型弹药进行分解。卢振南把方圆数百米的无关人员和装备全部进行清场,自己坐镇指挥。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工厂技术人员一点一点地进行拆分。
  “当时感觉世界好像停止了运动,厂房静无声息,大家屏住呼吸,地上掉一根针,都听得见。”卢振南回忆说。拆分在紧张有序地深入。分解最难的是尾舱,其内有点火装置和数十公斤的高强度炸药,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发,瞬间导致战斗部爆炸,后果不堪设想。8个多小时后,分解终于成功。上级机关领导—直守在电话机旁等消息,当听到平安分离的消息后,也长舒一口气。
  修弹药光凭有一身胆气不够,还得靠技术“说话”。卢振南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引二培三借用”的思路,“引”就是大量引进弹药修理技术人才,工厂先后招聘了4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培”就是开展转型培训,工厂组织了近百期培训班;“借”就是借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2005年5月18日,距离某新型弹药建线生产不到一年时间,该厂将成功修复的弹药交付部队,这标志着该厂形成了某新型弹药的修理保障能力。
其他文献
2004年3月15日过去了。在房地产市场日渐成熟、消费者购房日趋理性、维权意识日产的纠纷和投诉依然有增无减、“屡创新高”而且越爆越大呢?相信这种情况的出现根 March 15,
目的:检测与分析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数量(即B10细胞),探索B10细胞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初发男性银屑病患者并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以年龄性别相匹
夜里难以入睡用什么可以麻醉情绪太多怎堪面对不是不要你陪有些事你无法体会卸下了防备孤独跟随我想要一个自己的空间能够好好想想我们之间的明天如果爱情不如我们想像的甜美
新近刚出版的《海宁十景》一书,书的封面题签,内页每一景的书法,笔力遒劲、洒脱厚实,真不敢相信这是94岁高龄的沪上文化老人周退密先生新作。我与周先生交往多年,这次我负责策划、责编的《海宁十景》,蒙他应承题签,使得这本“十景”成为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  海上耆宿周退密,1914年生于浙江宁波鄞县,上海震旦大学毕业,早年曾任上海法商学院、大同大学教授,后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外语教学
对我来说,登山是一种度假方式,是一种心灵的度假。天天跟山打交道,人的哲学观念、美学观念、生活观念都在变,变得很朴实,很踏实,对生命的那种感受更深沉了,更男人味了。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