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上梅梢彩盘

来源 :陶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鹊,其声婉转,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欢迎。《禽经》中说:“人闻其声而喜”。宋代欧阳修赋诗赞道:“鲜鲜毛羽耀明辉,红粉墙头绿树林;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把喜鹊报喜、闹春的欢愉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凡以喜鹊报喜、闹春,或谐音或寓意的比兴形式的陶瓷艺术作品,均源之于这历史悠久的祯瑞传统题材。
其他文献
青花装饰是中华名族艺术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现代陶艺装饰的一种手法。青花艺术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在审美观念发生巨变的今天,青花装饰语言也应随着时代观念的更新而变化,不能一成
清代景德镇彩瓷,最容易和五彩在外观上相混淆的是粉彩,因为它们看起来都十分华丽,如仔细比较就会发现,粉彩淡雅柔润,五彩更见鲜艳明丽。五彩著称于康熙年间,粉彩盛行于雍正年间,故有
创意就是创新的理念.但凡创意就是在优秀传统基础上的突破.陶瓷的发展史基本上都凸现出创意衍革的轨迹.唐宋时期,在“南青北白”瓷系的大格局下,景德镇创烧出介于青瓷与白瓷之
古彩既大明五彩。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提到:“宣窑之类为有明一代……既青花五彩各器亦发明极多,成为后代新祖。”此时文人、市民“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新思想迅速萌生,陈旧
王采是近年来崛起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已曾多次在大展中获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那清丽,俊逸、明朗,自然的陶瓷人物画风格,确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陶瓷文化,系统的专业化研究十分必要。陶瓷文化有其本质和灵魂,对此传统的陶瓷文化观念是无法揭示的的。只有将陶瓷文化研究立足于对文化的研究,而文化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化
近日喜获国画大师朱屺瞻的《梅花草堂册》,阅其年表,文曰“1965年,岁当73,赴江西景德镇深入生活,绘瓷器挂盘数十件。”笔者忆起市艺术瓷厂不少瓷深老艺人谈过沪籍著名画家朱屺瞻,王
Z(主持人):老师,您的《话说陶瓷》已经讲了四十多章回,每章一个主题常常是引经据典,这些资料您是怎么查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