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贸易自由化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物流企业必将受到国际竞争者的严峻挑战,因此,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特别是物流企业,有着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怎样开发核心竞争力是我国物流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企业;竞争激烈;核心竞争力;战略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主要体现
(1)增加一些新的服务,完善服务链。随着外贸企业业务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贸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变化,很多企业开始从单纯的代理商向采购商转变,在这个阶段,外贸企业有能力为客户采购到优质的商品并为客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致力于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2)系统进行整合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未来外贸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外贸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体系里,扮演着提供创新价值活动的新角色,在实体上或流程上,扮演国际贸易供应链上推动者的角色,从而使得供应链流程变得更加合理,供应链的效率及价值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人们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基本共识,那就是强调资源的整合、独具性和持续发展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企业独有的、支撑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里有四个基本点:第一,资源与能力的转换。第二,独具性和持续性的结合。第三,对资源的有效整合。第四,动态实现的过程。
二、我国企业目前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时主要存在的问题
(1)创造价值性产品时与顾客需求相分离和成本相分离。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赢得顾客的能力,因此,企业产品是否具有价值,并且顾客是否为此支付得起,这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赢得顾客。而企业产品是否具有价值,最终是由顾客来决定,只有满足顾客需求,企业的产品才具有价值。可我国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时,把自己的所谓价值强加于顾客和消费者,对顾客的需求不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对此,也不考虑顾客的支付成本,往往认定某一产品具有价值,就盲目开发。(2)实施多元化战略使资源分散,企业绩效下降,风险增加。全球性竞争条件下,集中自己的所有精力,朝一个方向发展,自己才会胜利。我国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时往往不考虑这一点,一味的追求多元化,不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性”问题和“竞争能力性”问题。如TCL新近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事件,使集团严重亏损,同时导致在本身很有优势的领域失去了主导权。(3)开发产品时,成本与价值性分离。企业的产品被接受,是由具有价值性决定的,只有价值性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同。我国很多企业在开发产品时,错误的理解为顾客追求的是便宜,因此经常采用降价的同时降低质量的方式争取市场,结果虽取得一时收益,却使企业彻底性失去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4)销售产品时,价格与利润相分离。利润是企业追求之本,核心竞争力也表现为一种能维持企业持续利润的能力,因此只有具备足够的利润,企业的一切经营秩序才能顺畅运行,否则,往往企业规模越大,各方面支出也越多,面临风险也越大。如华为中兴低价角逐市场,尽管两人都很优秀,也使自己目前步伐蹒跚。长虹1996年低价刺激市场需求,2000年使全行业亏损,2004年自己巨亏36亿元。
三、物流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和方法
(1)对现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式的再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说明了企业文化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此外,近年来实施战略联盟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得到了很大肯定。(2)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忽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R&D方面的投入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满足于以OEM方式赚取微利,动辄打“价格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未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工厂”的角色中完全脱胎出来,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上,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3)以企业自身的文化为后盾。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
【关键词】企业;竞争激烈;核心竞争力;战略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主要体现
(1)增加一些新的服务,完善服务链。随着外贸企业业务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贸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变化,很多企业开始从单纯的代理商向采购商转变,在这个阶段,外贸企业有能力为客户采购到优质的商品并为客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致力于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2)系统进行整合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未来外贸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外贸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体系里,扮演着提供创新价值活动的新角色,在实体上或流程上,扮演国际贸易供应链上推动者的角色,从而使得供应链流程变得更加合理,供应链的效率及价值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人们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基本共识,那就是强调资源的整合、独具性和持续发展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企业独有的、支撑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里有四个基本点:第一,资源与能力的转换。第二,独具性和持续性的结合。第三,对资源的有效整合。第四,动态实现的过程。
二、我国企业目前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时主要存在的问题
(1)创造价值性产品时与顾客需求相分离和成本相分离。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赢得顾客的能力,因此,企业产品是否具有价值,并且顾客是否为此支付得起,这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赢得顾客。而企业产品是否具有价值,最终是由顾客来决定,只有满足顾客需求,企业的产品才具有价值。可我国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时,把自己的所谓价值强加于顾客和消费者,对顾客的需求不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对此,也不考虑顾客的支付成本,往往认定某一产品具有价值,就盲目开发。(2)实施多元化战略使资源分散,企业绩效下降,风险增加。全球性竞争条件下,集中自己的所有精力,朝一个方向发展,自己才会胜利。我国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时往往不考虑这一点,一味的追求多元化,不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性”问题和“竞争能力性”问题。如TCL新近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逊事件,使集团严重亏损,同时导致在本身很有优势的领域失去了主导权。(3)开发产品时,成本与价值性分离。企业的产品被接受,是由具有价值性决定的,只有价值性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同。我国很多企业在开发产品时,错误的理解为顾客追求的是便宜,因此经常采用降价的同时降低质量的方式争取市场,结果虽取得一时收益,却使企业彻底性失去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4)销售产品时,价格与利润相分离。利润是企业追求之本,核心竞争力也表现为一种能维持企业持续利润的能力,因此只有具备足够的利润,企业的一切经营秩序才能顺畅运行,否则,往往企业规模越大,各方面支出也越多,面临风险也越大。如华为中兴低价角逐市场,尽管两人都很优秀,也使自己目前步伐蹒跚。长虹1996年低价刺激市场需求,2000年使全行业亏损,2004年自己巨亏36亿元。
三、物流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和方法
(1)对现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式的再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说明了企业文化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此外,近年来实施战略联盟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得到了很大肯定。(2)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忽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R&D方面的投入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满足于以OEM方式赚取微利,动辄打“价格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未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工厂”的角色中完全脱胎出来,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上,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3)以企业自身的文化为后盾。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