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其中博士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去向更是引人注目.本文选取工科博士毕业生作为分析对象,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男性、父亲职业是管理层或技术人员、学科排名度高、博士论文为应用性研究、对工资待遇有较高偏好的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概率更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背景因素对于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没有显著性影响,而个体特征、动机偏好、学习经历和能力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到企业就业的选择产生影响,其中,年龄和论文发表指标数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进一步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进一步加强工科博士培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变化的惯性驱动与社会需求驱动,并进行分学历层次和分地区的分析.研究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变化存在明显的惯性驱动,且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惯性更大.然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变化没有很好回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这在博士层次尤其明显.本研究认为,目前我国的研究生规模变化更多是基于惯性驱动,而经济、科技的需求驱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为此,文章提出我国研究生未来规模的变化应该更好地满足经济与科技的需求,尤其需要改善的是研究生招生规模特别是博士招生规模与科技发展之
发展积极向上的品格,增强青少年体质,学习体育技能是我国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关键,也是我国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美国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其课程从课标的高度推动体系建设,注重每个学年段的标准由易到难,由增强体质、学习运动技能向培养健康的社会价值观过渡,以此保障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值此我国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之际,深化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建设,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健全小学体育教育社会联动机制,形成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为“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特别是要求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变更为非营利性质,严禁资本化运作,一律不得上市融资、接受上市公司投资或收购,禁止外资进入该行业等,令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同时,有关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规定,也让部
期刊
工业博士是欧洲大学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一种特殊形式,博士候选人通常会和企业签订工作合同,完成企业交付的科研任务.为了使联合培养顺利实施,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联合方式,其核心都是要协调好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德国,企业主导了博士联合培养,但是只有大型企业才可能参与博士的联合培养;在北欧和法国,中介组织和政府主导了联合培养.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大学和企业之间的边界仍然是清晰的,政府和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担保”和“补贴”服务,激发中小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
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是促进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不仅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勾画出了基本路径.
期刊
当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亟需快速有效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办性质幼儿园是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随着贯彻落实“央九条”,不少省份适时、突破性地明确了公办性质园也是“公办园”的性质定位,并围绕其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破解.本研究对我国东中西部15个省份的省级公办性质园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从性质定位、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和教师政策制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省级公
微证书是对非正规学习成果的认证,是正式资历证书的附加、替代、补充或组成部分,学分微证书可以被学习者用于职业教育正式资历的入学或学分.微证书认证学习者的非正规学习成果,成为非正规学习和正规教育的纽带,促进职业教育文化的变革.目前一些国家职业教育微证书存在着项目混乱、质量不高和政策缺失等问题.构建微证书项目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提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并能带来工作机会的微证书,确定与所需时间和实现的效益相称的微证书价格,提供学习者在线异步学习的条件;构建微证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考虑微证书可能需要的标准,精确
儿童拥有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前者是基础与前提,后者是派生与条件保障.当儿童的内在价值被剥夺、强行转化为满足成人和社会需要的工具,就导致形形色色的工具主义儿童价值论.血缘功利主义、宗法等级主义、阶级等级主义、市场功利主义是迄今为止这种价值论的主要表现形态.它通过形成根深蒂固的“儿童偏见”,致使儿童被虐待和忽视.超越工具主义,根除偏见文化,让儿童人格尊严成为社会首要善,让每一 个儿童获得解放,是儿童价值论的愿景.
五大领域是看待幼儿发展的基本维度,厘清幼儿五大领域发展与幼儿全面发展的关系是实施教育的基本立场,幼儿五大领域发展并不能很好的诠释幼儿全面发展的框架与内涵.幼儿五大领域发展存在相关概念关系还需明晰、相关内涵使用还需明确、相关维度重视还需加强等问题.基于此,需要从本体论意义上探讨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构建一个多图形的幼儿全面发展概念框架,它们分别是“同心圆”结构的“五概念十二范畴”框架,呈现多重发展概念属性的梯形结构概念框架,满足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融合的“圆柱体”概念框架.这三个概念框架各有侧重,三者融合形塑了
本文系统梳理了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成人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大场镇所在区域近百年社会变迁和成人教育活动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成人教育活动一方面受社会变迁的影响不断作出适应性变化,一方面又坚守着其内生属性,即对社会需求的有力支撑和对弱势群体的持续关怀.大场镇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由社会变迁主导的社会、教育、个体三者之间双向赋权的教育现代化过程.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地方政府应当有效整合本区域的资源禀赋,利用基于平等沟通的社区治理的文化网络,构筑超越现代性的本土化区域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