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xj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提高了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要求,不仅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地下水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但是由于当今社会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因此,逐渐突出了自然资源开采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加剧了水环境的污染,导致用水紧张。所以,为了能够保护地下水资源,就需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且保护好地下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循环利用。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引言:要想对水资源进行长期有效的利用,就应该保护水资源,避免污染生态环境。在采取措施对地下水进行治理时,首先应该了解地下水的污染原因,并且深入探究地下水的污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水资源。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确保地下水的持续利用。
  一、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从1980年开始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加剧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如果不能合理的开采地下水,那么就会导致地下水开采过量,从而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利于后续国民经济的发展。
  1、地下水的利用现状
  我国当前正在迅速地发展工业经济,各企业开始过度地开采各类自然资源,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同时,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导致出现水资源短缺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威胁。所以人们应提高对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重视,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并且能够对于水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监控,深入研究合理开发地下水的措施,这是管理地下水的关键。
  2、地下水超采情况
  部分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因此不能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当地的地下水,对地下水进行过量的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地下水超采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浅层地下水的超采,也就是指在限定区域内的水资源开采量超出了总补给量,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第二个方面是指深层承压水超载,由于深层承压水难以补给,因此,一旦对深层承压水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就可以视为超采,我国西北半湿、半干旱地区是超采区,由于这一部分地区缺乏水资源,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业发展过程中,都会过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用水问题。
  二、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的措施
  1、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水
  为了避免出现不合理利用地下水的现象,导致地下水的开采量超出标准,地方政府就应该认真调研本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并且对于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利用和规划水资源。此外,各地政府也应该总体规划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方案,对于水资源的开发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严格规定地下水的抽取量,以便于能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免出现水资源的过度开采现象,避免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2、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各地政府应该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要求在开采地下水时,应该向上级部门进行申请,在获得开采许可证之后,才可以进行地下水的开采工作。此外,如果有打井单位需要进行打井施工,也需要向上级部门申报,在获得上级部门批复之后,才可以进行打井工作。同时,各地政府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规律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开采量进行合理评估,有效地开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最后,各地政府也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严厉惩罚违纪开采行为,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
  3、加强对地下水的研究和检测
  如果某地出现了地面沉降、水面下降的现象,那么就有可能是当地的地下水出现超采问题,所以,为了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避免过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各地政府需要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对水资源的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对水资源的开采进行合理规划。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地下水水位和水量监测系统,对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对地下水进行保护。最后,政府可以循环利用地表水来对地下水进行灌补,从而对水源进行涵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4、监控和管理地下水污染
  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得知,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各地政府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地下水进行管理,避免水质恶化,同时也可以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工作人员可以调查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和污染途径,并且探究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在调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水体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可以在周围设置水体观测点,对污染物质进行定期的观察和检测,评价各类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程度,严格划分污染等级,为后续开展地下水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5、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各地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当地的水资源。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颁布了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政策,各级政府应该将政策全面落实下来,并且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严格管理水资源。另外,还应该大力宣传保护水资源的优势,宣传我国当前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让人们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避免浪费水资源。只有这样,才可以强化我国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结束语: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下资源,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可以对地下水进行补给,但是地下水资源啊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所以需要各地政府强化对地下水的管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进.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初探[J].科技风,2021(14):111-112.
  [2]方绍东,吴捷.云南省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J].人民长江,2020,51(S1):83-86+111.
  [3]高威.辽宁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2):152-153+188.
  [4]池苗苗.基于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思考[J].环境与发展,2018,30(09):219-220.
  [5]张海廷,时延庆.济宁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探析[J].地下水,2017,39(05):54-55.
  [6]张学伟.我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探讨[J].地下水,2017,39(03):55-56.
其他文献
摘要:原油储运在原油的供给与加工炼化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原油储运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有很大的能源消耗,比如蒸汽消耗以及燃料消耗、电力消耗等。本文简单分析了在原油储运的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能耗的根本原因,同时讨论了专门的节能降耗对策,以利于国内节能降耗政策的全面落实,并为国内企业的降本增效服务,提升最终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原油储运;工艺设备;能耗分析;节能措施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探索麻痹性痴呆(GPI)患者、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健康中老年人海马区代谢物水平特点。方法纳入GPI患者35例,AD患者27例,健康中老年对照38名进行双侧海马区1H–MRS检查,比较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胆碱/肌酸,NAA/胆碱,胆碱/NAA和肌醇/肌酸的水平;并同日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辅以文献追溯、网上查询等方法,检索建库至2013年12月3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抗血小板药物对静脉溶栓后HT影响的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信息采集,采用RevMan 5.2和Stata 12.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漏斗图和Egger's回
目的研究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后大鼠空间记忆功能和海马细胞型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PrPC)表达的变化及沉默细胞型朊蛋白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轴突延伸的影响,探讨睡眠剥夺后认知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按体重大小排序,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笼养对照组、水槽对照组、睡眠剥夺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进行连续72 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微泡携带激肽原酶靶向治疗技术对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再生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介导激肽原酶微泡组、超声介导空白微泡对照组、超声辐照对照组、激肽原酶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24只。机械振荡法制备激肽原酶载药微泡。MCAO术后24 h所有大鼠按不同组别予以尾静脉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2 d或6 d。超声组在尾静脉
目的通过抗Yo抗体检测辅助诊断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并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2012–2013年临床怀疑副肿瘤神经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抗Yo抗体检测,对其中抗Yo抗体阳性的亚急性小脑变性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共发现6例抗Yo抗体阳性的亚急性小脑变性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5岁。均表现为显著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从起病到症状高峰的时间为1~9周,平均6.23周。均以
目的探讨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成像(APT)技术对于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基底节异常改变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7例帕金森病患者和23名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头颅APT成像和常规磁共振检查。测量双侧苍白球、壳核和尾状核的酰胺质子不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帕金森病患者起病侧和对侧各脑结构MTRasym (3.5 ppm)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