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无糖饮料”的“健康”陷阱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old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越来越热,冰镇饮料又开始替代温暖的茶饮成了新的“掌中宝”。不过有人也能意识到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对健康的危害,于是转而宠爱“无糖饮料”。但是各位减肥和控糖达人们,你当“无糖”的标签是“天使”,是否知道它其实暗藏“健康”的陷阱呢?
  “无糖饮料”即人工甜味剂饮料(ASBs),是一种不含糖,但是用人工甜味剂产生甜味的饮品。很多人或因减肥,或因疾病,会控制日常生活中糖的摄入。大多数人也默认:无糖饮料更利于健康或预防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所以无糖饮料,渐渐取代高糖饮料,成为聚餐的“标配”、人们的“新宠”。
  但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显示,“无糖”饮料与“全糖”饮料相比,对保持健康体重并没有什么帮助,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甚至其本身就不该被提倡。
  根据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无糖饮料”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健康。而导致其不健康的罪魁祸首就是有名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肠道细菌有的生产益生物质,有的会产生有害毒素,有害毒素产生后肠道中会有其他物质与之中和,从而将其消除。但当阿斯巴甜在肠道内分解时,它会扰乱有害毒素的中和过程,从而导致毒素积累。



  讓减肥达人心碎的是,已有研究表明,“无糖饮料”不仅不能帮助人们减肥,某些零卡路里饮料还会增加机体的饥饿感从而增强食欲。
  还有人提出“无糖”饮料更益脑的观点。的确,在《阿兹海默症和痴呆》期刊上,就曾经发布一项研究结果:在一组糖分高摄入和较少摄入的对比试验中,“高摄入”组人员出现了包括大脑体积缩小、情景记忆变糟、海马体缩小等大脑加速衰老的迹象。所以过多的糖对脑智力不是一件好事。
  但2017年最新的研究显示,每天至少喝一瓶无糖饮料的人患中风和痴呆的风险是其他人的3倍。虽然不能明确其机理,但已有很多假设,包括改变肠道菌群、影响大脑对于甜味的感知等等。所以,长期没节制地饮用无糖或有糖的饮料都会对人脑的智力有一定的损害。
  至于“无糖”饮料不伤牙的观点就更是有点很傻很天真了。根据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们对23种不同种类的饮料的测试显示:无论含糖还是无糖软饮料(包括调味矿泉水)都可以对牙齿产生严重腐蚀。同时还发现,无糖饮料可以导致30%~50%的牙釉质软化,无糖的苏打水和糖果的危害更甚于真正的饮料和糖果。
  研究人员对此表示:对我们的牙齿而言,无糖替代品并不是完全安全的,我们不能够完全相信那些极受欢迎的无糖饮料或者糖果产品。
  所以,“无糖”看似是个更健康的选择,其实可能只是一个新的“纵欲”陷阱。糖带给人的欲望并不比烟酒差,学会节制才更健康。
其他文献
2013年阎良区年甜瓜种植面积达4133hm^2,带动周边区县发展甜瓜2667hm^2,形成以阎良为核心全国最大的早春无公害甜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甜瓜之乡”。阎良甜瓜荣获国家农产品地
人们在发短信、上网、发电子邮件或在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玩游戏时,身体保持前倾的姿势,这会增加老年人早亡的风险,而年轻人也可能因此缩短寿命。  英国联合脊椎疗法矫正协会(UCA)说,这种不良坐姿与肥胖症的健康风险一样大。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前倾坐姿与驼背之间存在关联,而驼背与肺部疾病和心血管病相关。即使是略微驼背的老年人,他们的死亡风险也比不驼背的老年人高44%。UCA说,这与体重指数(BMI)大于3
南方玉米品种一般含有热带或亚热带血缘,感光、感温性强,在生产中双亲表现对热量需求较高,对光周期敏感。在北方制种常表现为父母本花期不协调,植株高大,花期随气候、海拔等
夏季经常使用空调,人们穿着又单薄,容易伤膝引发不适,这时不妨常进行简便有效的膝关节锻炼。  股四头肌收缩 坐在椅子上,两腿伸直,脚尖绷直保持10秒,然后脚尖翘起,也保持10秒,使小腿肌肉有紧张感,最后两腿放下,完全放松。如此反复,每天上、下午各做15分钟,能锻炼腿部肌肉,并改善关节的稳定性。  静力平衡半蹲 类似传统武术的“站桩”,身体站直,挺胸抬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慢慢下蹲,直到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