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山前红泉地区斑状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甘肃北山造山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特征,对该区前红泉地区的斑状花岗闪长岩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 锆石U-Pb 测年,获得了该区斑状花岗闪长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64.2±1.2)Ma、(249.3±1.1)Ma和(234.3±1.1)Ma,表明其为中二叠世-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体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主量元素表现为高硅(SiO2为64.03%~72.23%)、高铝(A12O3为14.01%~16.60%)、富碱(Na2O+K20为7.20%~8.36%)和低钙(CaO为1.87%~3.43%)、贫镁(MgO为0.55%~1.53%);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负Eu异常(δEu 为0.56~0.87);微量元素富集强不相容元素Th、U 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表现出Ⅰ型花岗岩的特点.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北山洋盆在早二叠世已经闭合,中二叠世-晚三叠世北山南带处于后碰撞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