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密探空观测的成都市一次重霾污染过程中大气边界层气溶胶垂直结构分析

来源 :地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7年1月4日至7日成都市一次重霾污染过程的系留汽艇探测的低层大气气象要素和大气颗粒物垂直探空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大气边界层结构及气溶胶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此次重霾污染期间,大气边界层昼夜变化特征基本消失.稳定边界层结构出现25次,对流边界层结构仅出现3次,大气边界层结构趋于稳定,边界层高度普遍在700 m以下.霾污染发生、维持及消散阶段大气边界层气溶胶垂直结构具有明显差异.霾污染发生阶段,大气边界层气溶胶粗、细粒子主要集中在300 m高度以下,近地面层大气气溶胶粒子累积触发霾污染事件;霾维持阶段,大气颗粒物粒子浓度数垂直方向趋于一致,大气边界层稳定结构中存在强的大气垂直混合作用;在霾消散阶段,较高处的气溶胶粒子浓度最先下降,且下降幅度最大,表明对流层自由大气作用对霾污染消散具有影响.大气边界层风速的增大加剧了大气传输扩散.温度与大气颗粒物浓度在近地层呈负相关关系,在100 m高度以上呈正相关关系.大气边界层低层偏冷,高层偏暖的稳定大气热力层结减弱了大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相对湿度的增加有利于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和液相化学反应,加剧了霾污染.
其他文献
利用飞机航测于2018年夏季在东北吉林省用宽范围粒径谱仪对10 nm~10μm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谱进行在线监测,分析大气颗粒物的垂直分布廓线和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近
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和节能材料的选择,组成了建筑工程的两个重要部分.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外墙保温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使得一些新型节能材料不断面世.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又不
在国内各行业领域都注重节能环保的现今时期,将高分子材料科学地运用于建筑业发展中,会体现出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在本文中,就主要对各种节能
就我国社会当前的实际发展来看,建筑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也会有更大的需要,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极其必要的,能够有效的加强施工的规范性,提升建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