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色调之搭与清雅留白之韵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2009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编号:MSX18009。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认真的重要性》是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名著。王尔德在文学上属于美学主义流派,秉持“为艺术而艺术”的信念。而《认真的重要性》正是“美学主义”的代表作。《认真的重要性》的文体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上流社会为核心,机智幽默,妙语连珠和不切实际。而这种独特的文体风格的形成则与王尔德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也就是对于妙语、双关、警句和合作原则的娴熟掌控。本文重点分析警句在《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JGY017。  摘 要:杨仕芳的叙事灵活多变,其小说《望川》获得2016年《民族文学》年度小说奖。忧郁的诗意叙事、忧郁的行文气质和耐人寻味的哲思赋予了《望川》独特的叙事风格。  关键词:忧郁;叙事;《望川》  作者简介:陆梅华(1984-),女,广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
摘 要: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提出在阐释文本时,作者的作用不再重要。此观点的出现颠覆了以作者为批评中心的传统文学话语体系,使得二十世纪的文学研究开始关注文本,强调读者。而如何看待作者的主体性是当前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作者之死》进行梳理,提出不能将作者与读者置于二元对立中,在文本阐释时,作者的主体性不容否认,而读者的作用也不能夸大。  关键词:罗兰·巴特;作者;读者  作者简介:周莉(
摘 要:杜甫有诗言“浮生难去食”,他的诗中直接或间接涉及饮食的有400多首。  本文对相关杜诗进行梳理,从横纵两个视角解读杜甫诗中的饮食。纵向上,以诗歌系年为切入点,结合杜甫的旅食生涯,探究饮食表达的深刻内涵。横向上,分析具体的饮食内容并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分析杜甫的饮食题材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杜甫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杜甫;饮食;旅食生涯;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推理小说作为大众喜爱的文学形式,在国内外的研究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东野圭吾作为新生代推理小说作家,他的众多作品都在国内备受追捧。因此,本文以东野圭吾小说为中心,以暴力美学为理论依托,围绕着暴力美学一系列的理论,从形式化、人性化书写角度,对其作品暗含的暴力美学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东野圭吾;暴力美学;推理小说  作者简介:张唯(1996.6-),女,汉族,江苏省昆山市人,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也得以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它既有不规范的一面,也对修辞手法有所创新,丰富了语言素材库,为人们的日常表达增加了亮点。网络语言中用到了多种修辞格,这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更为生动,语言的交际效果更佳。对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下,网络语言常见的四种修辞格,以帮助人们弄清网络语言的特点,为相关研究者提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一、读者的解读  当我在细读这篇文章,并反复揣摩苏珊·桑格塔到底在讨论什么,她想表达出的疑惑是什么的时候,我不禁想,我这是不是也算是把阅读的重心放在了她所说的“一种妨碍,一种累赘”的“内容”上了?当我尽心地在自己脑海的辞藻里寻求一些自认为可以等同文中词意的词语时,是否也堕入了“侵犯性的、不
摘要:2017年4月28日,26岁的台湾自由作家林奕含在其卧室自缢身亡。林奕含的自杀,在海峡两岸的文坛掀起了巨浪,此事也成为了2017年两岸文坛的重大事件。林奕含唯一的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園》中所体现的创伤记忆引人深思。本文将以《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例,从林奕含创伤记忆的产生、心灵创伤对其的危害、及其自杀事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林奕含;创伤记忆;性侵;家庭暴力;女性地位 
摘 要: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以他敏锐独特的视角、锋锐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从女性文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以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为研究方法,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刻分析与研究,鲁迅哀其不幸,给予她们关注、怜悯和同情,又怒其不争,批判她们对命运的妥协,可以深刻认识到鲁迅笔下的女性经历了从蒙昧无知到开始觉醒再到奋起抗争的发展变化过
摘 要:《红楼梦》是一部闪古烁今的经典巨作,其五光十色的续书则是已积至近百种之多,蔚为大观。本文以清代续本为主,讨论背后所隐藏的个性特点和探究它们反应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红楼梦;清代;续书  作者简介:蒋上(2000.10-),女,汉族,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01  一、引言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