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脓毒性休克临床救治及呼吸支持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bai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脓毒性休克临床救治有效措施及呼吸支持的必要性和方法。

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大连市儿童医院PICU收治小儿脓毒性休克并呼吸困难患者38例,在传统综合抗休克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重症肺炎患儿21例,非肺炎患儿17例。8例患儿无创CPAP辅助呼吸,30例患儿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2例患儿出现心力衰竭,18例患儿为急性肺损伤,15例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共35例患儿血气分析提示发生呼吸衰竭。经综合抗休克治疗,38例患儿中27例患儿救治成功(总成功率71%),其中肺炎患儿存活16例(成功率76.2%),4例患儿死亡,1例患儿自动出院。17例非肺炎患儿存活11例(64.7%),4例患儿死亡,2例患儿放弃治疗。

结论

在脓毒性休克患儿临床抢救复苏过程中,只要出现呼吸的变化或低氧血症,无论是否已发生呼吸功能衰竭,都应确保呼吸道通畅、积极供氧、尽早给予呼吸支持,有创通气指征应适当放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MRS)检测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及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的脑代谢物,应用MRI加软件测量患儿脑内不同部位的体积,探讨其脑代谢物和脑内不同部位体积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符合条件者88例,
目的评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常乐康)对因感染性疾病住院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预防作用,并与布拉氏酵母菌(亿活)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病房因各种感染性疾病住院,需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552例,完成480例。其中试验组又分为2个亚组:常乐康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PICU内常见疾病,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恰当的经验性和支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诊断、收治PICU的原因及治疗作一简要阐述。
目的近期研究提示液体潴留可能严重影响危重患儿预后。本研究旨在了解PICU患儿早期液体潴留与呼吸状态及病死率的关系。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一家三级转诊PICU。对象2009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间入住PICU且于48 h内行有创通气的636例0~16岁患儿。方法记录上述患儿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诊断,PIM2评分及入PICU 48 h液体潴留百分率(FO%)。FO%为液体总入量与总出量差值(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感染人类所致疾病为埃博拉出血热,致死率高。在非洲一些国家流行,传播途径为人-人,方式为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感染;不通过空气和水传播。感染的症状有发热、剧烈的头痛、肌肉疼痛、虚弱、疲劳、腹泻、呕吐、腹痛(胃疼)和无法解释的出血(大出血或者渗血)。治疗的方法为对症,疾病的恢复依靠支持疗法和患者的免疫反应,幸存者在恢复期产生埃博拉特异性抗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53例为病例组(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18例,非冠状动脉病变患儿35例),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川崎病患儿的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改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6例诊断有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入选试验,根据家属有无同意应用枸橼酸咖啡因,予非随机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45),治疗组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入院年龄、首次发生呼吸暂停
病毒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常见致病原,某些病毒进入人体后复制迅速、损伤严重。病毒感染导致的脓毒症,免疫炎症过程复杂,入侵的靶器官不同,临床特点及进展演变差异较大,特异性治疗措施有限,对病毒感染导致的脓毒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的研究维生素D缺乏与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重症肺炎并发维生素D缺乏[0]患儿58例,随机分为维生素D治疗组(观察组)和非维生素D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结果(1)观察组补充维生素D后患儿血清25-(OH)D3明显升高(P<0.01);(2)观察组在止咳、平喘、退热、肺部啰音消退、心力衰竭
目的描述在一家学术型PICU内开展以满足儿童重症监护临床需求为目的的床旁超声培训的具体过程,评价其可行性及对临床诊治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研究,描述项目开展过程。场所一家儿童医院的四级非心脏PICU。对象连续入组2012年1月22日至2012年7月22日间行床旁超声检查且由儿童重症监护医生进行解读的患儿。干预措施开展儿童重症监护床旁超声培训,包括2 d的浸入式课程及随后的临床实践和内部质量保障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