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及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对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转复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及持续时间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80例房扑及18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选择的药物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治疗各分为三组,每组患者再分为持续时间≤3 d和>3d,每组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5h后的转复率,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伊布利特组≤3 d和>3d的房扑的转复率为90.00%和83.33%,普罗帕酮的≤3 d和>3d的房扑的转复率为76.67%和36.67%,胺碘酮的房扑的转复率为73.33%和33.33%,对于房扑持续时间≤3 d,伊布利特、普罗帕酮、胺碘酮的房扑的转复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房扑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的(P<0.05);三种药物房颤的转复效果比较:伊布利特的≤3 d和>3d的房颤的转复率为80%和73.33%,普罗帕酮的≤3 d和>3d的房颤的转复率为43.33%和26.67%,胺碘酮的房颤的转复率为50%和36.67%,对于房颤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P<0.05);对于房颤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的(P<0.05);三组药物房扑、房颤总转复率分别为81.67%、45.83%、48.33%,伊布利特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P<0.05);伊布利特对房扑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房颤的转复率(P<0.05).结论 对于持续时间≤3 d的患者,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房扑转复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伊布利特房颤转复率明显增高;对于持续时间>3d的患者,伊布利特房扑、房颤转复的成功率均高于普罗帕酮及胺碘酮,应根据心律失常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进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科学、实用的护士长管理培训体系,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方法 对76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Goldstein分析模型和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从医院、岗位和人员层面进
目的 探讨中药辅助营养方案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35例,共70例,对照组采用
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又称为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属DNA病毒、γ疱疹病毒亚科,与HBV和EB病毒(EBv
目的 探讨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甲心病)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甲心病患者131碘治疗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甲亢痊愈、甲心病痊愈分别为82.3%、86.5%,分别高于对照组
分析了采用尿素料浆法工艺技术的30万t/a尿基复合肥装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控制重钙氨化程度、改变造粒调节剂、增加废水回用、改进原料输送方式、增加气氨管线等方面论述了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Zizhuliqing Oral Liquid on animal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Method] MTT method and phagocytizing natural
建于60~70年代的景电一期工程随着工程运行时间的推移,大部分渡槽的槽身出现裂缝,渗水越来越严重;作者就灌区渡槽改造施工技术从槽身老化评价、渡槽改造方案、施工放线、钢筋
目的 探计白内障超声乳化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104例白内障患者中分为糖尿病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68眼);对照组:白内障非糖尿病患者54例(64眼).应用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8株白色念珠菌等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520例,其中406例接受VSD治疗(V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