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重要而又艰巨。从毕业走上讲台至今,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历过各种类型的班集体,也确实体验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的班主任,我逐渐明白: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承载着责任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播撒爱的种子。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做到"严、细、爱",即"严格管理、细心呵护、爱心浇灌。"
一、 "严格管理"----让严格中充满教育艺术
在教育实践中,许多老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学生,可是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反思现状,我认为严格管理也应该严而有"格"。
"严格要求"远不如"严于律己"。
厌恶喋喋不休的"严格要求"也是人的本性。所以,在提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班主任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太多的说教,制定太多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常规行为提出过多的要求,而应当更加重视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首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利用行为影响学生,使他们以发自内心的动力去自觉地要求自己,这种效果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严格要求所望尘莫及的。
"师道尊严"不等于"唯我独尊"。
首先关键的是对"师道尊严"的理解:不能总认为是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学生必须尊敬老师。"师道尊严",一是老师"道尊",亦即老师集信仰和知识于一体,尊重老师也是尊重信仰和知识;二是老师"自尊",即老师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赢得学生敬重;三是老师的"他尊",即有种种礼仪规范确保其他社会成员尊敬老师。不能将"师道尊严"理解成"唯我独尊"。老师不能总认为自己是至高无尚的,学生都只有绝对服从,你不能高高在上地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随心所欲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认为自己的话就是真理,甚至将处分和开除学生视为自己的权力。一个让学生喜爱、感激、尊重甚至崇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严,也会被学生理解为爱。
"暴风骤雨"比不上"和风细雨"。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弟子有不当言行,孔子只是简要明白地指出错误,讲明事理。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可谓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可以说孔子在"和风细雨"地引导,而不是声色俱厉的呵斥和盛气凌人的训导。学生不是敌人,"暴风骤雨"的训导只能使学生心服口不服。教学相长,老师的严格要求如果化为平等的交流和巧妙的引导,学生就会感受到尊重和呵护。
"教不严,师之惰",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与管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教育管理行为本身也是有"格"的。只有严格遵守教育管理的规律、规范,才能使严格要求收到显著效果,避免负面影响。
二、"细心呵护"-----让这剂良药没有苦味
常言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班主任经常当黑脸包公,让学生听不情愿的话,让学生做不情愿的事,这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但我认为"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首先只有你从思想上解放出来,用心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细心呵护和热扶持同学的健康成长,从细微之处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你才会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有的班主任的眼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没有缺点,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没有优点。要改变这种认识,关键是教师要从内心深处改变传统观念,任何一个学生身上必然有他的闪光点,学习好的学生品性不一定好,学习差的学生反而素质可能会很高。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呵护优生是人,呵护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理,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就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另外,"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服从和配合你的教育。
三、"爱心浇灌"---让爱心浇灌在潜心研究后
"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高尔基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但是有爱未必就有真正的教育。如果仅凭着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学生未必都会"领情",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学校的教育中并不缺少爱心的浇灌,可能对待老师的爱也会漠然,这说明爱的方法很重要,我觉得只有潜心研究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对针对性地"爱",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爱心浇灌下茁壮成长。
曾经在班里有一名女孩,在高一入学不久就表现出很多问题,几乎天天早上迟到,不交作业,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回家通宵玩手机,与男生交往过密,经常顶撞各科老师,甚至曾视老师为"敌"......。作为班主任,我曾经全心地关爱她关心她,她曾当着校长的面做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凭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后来我隐约感到她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呢?
我找到学校心理老师,经过我们共同分析和辅导,发现她以前的不良表现只是外在的东西,真正原因是她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心理障碍,此后,我们"对症下药",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高三以来,她与以前完全判若两人,不良现象荡然无存,当年高考以近640分的优异成绩如愿考入国内某知名大学,在教师节,我收到了来自她的短信:"亲爱的凡哥:教师节快乐!在今天,感谢您三年来对我们苦口婆心的教导,今后的四年,我们一定不忘您对我们的期望......"。读完短信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看着同学们考入理想的学校是我们作为老师最愿意看到的,我感觉也是对我教学教育的肯定与鼓励。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在这些同学身上也在不断总结、反思。班主任教育真的是围绕着"严、细、爱"展开的,三者缺一不可,相互关联补充,就像三面旗帜一样无时无刻不指导着提醒着我对学生的态度方法理念。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严、细、爱"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它是人间大爱,也是教育方法,它将继续指导和鞭策我做好我喜欢的班主任工作。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刘雯雯
[2]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中学,蒋正拥.《班主任》
一、 "严格管理"----让严格中充满教育艺术
在教育实践中,许多老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学生,可是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反思现状,我认为严格管理也应该严而有"格"。
"严格要求"远不如"严于律己"。
厌恶喋喋不休的"严格要求"也是人的本性。所以,在提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班主任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太多的说教,制定太多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常规行为提出过多的要求,而应当更加重视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首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利用行为影响学生,使他们以发自内心的动力去自觉地要求自己,这种效果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严格要求所望尘莫及的。
"师道尊严"不等于"唯我独尊"。
首先关键的是对"师道尊严"的理解:不能总认为是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学生必须尊敬老师。"师道尊严",一是老师"道尊",亦即老师集信仰和知识于一体,尊重老师也是尊重信仰和知识;二是老师"自尊",即老师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赢得学生敬重;三是老师的"他尊",即有种种礼仪规范确保其他社会成员尊敬老师。不能将"师道尊严"理解成"唯我独尊"。老师不能总认为自己是至高无尚的,学生都只有绝对服从,你不能高高在上地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随心所欲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认为自己的话就是真理,甚至将处分和开除学生视为自己的权力。一个让学生喜爱、感激、尊重甚至崇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严,也会被学生理解为爱。
"暴风骤雨"比不上"和风细雨"。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弟子有不当言行,孔子只是简要明白地指出错误,讲明事理。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可谓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可以说孔子在"和风细雨"地引导,而不是声色俱厉的呵斥和盛气凌人的训导。学生不是敌人,"暴风骤雨"的训导只能使学生心服口不服。教学相长,老师的严格要求如果化为平等的交流和巧妙的引导,学生就会感受到尊重和呵护。
"教不严,师之惰",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与管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教育管理行为本身也是有"格"的。只有严格遵守教育管理的规律、规范,才能使严格要求收到显著效果,避免负面影响。
二、"细心呵护"-----让这剂良药没有苦味
常言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班主任经常当黑脸包公,让学生听不情愿的话,让学生做不情愿的事,这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但我认为"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首先只有你从思想上解放出来,用心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细心呵护和热扶持同学的健康成长,从细微之处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你才会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有的班主任的眼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没有缺点,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没有优点。要改变这种认识,关键是教师要从内心深处改变传统观念,任何一个学生身上必然有他的闪光点,学习好的学生品性不一定好,学习差的学生反而素质可能会很高。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呵护优生是人,呵护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理,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就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另外,"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服从和配合你的教育。
三、"爱心浇灌"---让爱心浇灌在潜心研究后
"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高尔基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但是有爱未必就有真正的教育。如果仅凭着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学生未必都会"领情",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学校的教育中并不缺少爱心的浇灌,可能对待老师的爱也会漠然,这说明爱的方法很重要,我觉得只有潜心研究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对针对性地"爱",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爱心浇灌下茁壮成长。
曾经在班里有一名女孩,在高一入学不久就表现出很多问题,几乎天天早上迟到,不交作业,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回家通宵玩手机,与男生交往过密,经常顶撞各科老师,甚至曾视老师为"敌"......。作为班主任,我曾经全心地关爱她关心她,她曾当着校长的面做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凭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后来我隐约感到她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呢?
我找到学校心理老师,经过我们共同分析和辅导,发现她以前的不良表现只是外在的东西,真正原因是她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心理障碍,此后,我们"对症下药",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高三以来,她与以前完全判若两人,不良现象荡然无存,当年高考以近640分的优异成绩如愿考入国内某知名大学,在教师节,我收到了来自她的短信:"亲爱的凡哥:教师节快乐!在今天,感谢您三年来对我们苦口婆心的教导,今后的四年,我们一定不忘您对我们的期望......"。读完短信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看着同学们考入理想的学校是我们作为老师最愿意看到的,我感觉也是对我教学教育的肯定与鼓励。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在这些同学身上也在不断总结、反思。班主任教育真的是围绕着"严、细、爱"展开的,三者缺一不可,相互关联补充,就像三面旗帜一样无时无刻不指导着提醒着我对学生的态度方法理念。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严、细、爱"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它是人间大爱,也是教育方法,它将继续指导和鞭策我做好我喜欢的班主任工作。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刘雯雯
[2]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中学,蒋正拥.《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