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持续推进,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在整个小学课文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如何提高略读教学质量成为更多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诚然,略读课文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阅读能力、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意义重大,故教师应重视略读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给出了提升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相应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唯有做到精读与略读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阅读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但面对略读课文教学,很多教师难免无措,既不能当做精读课来讲,也不能随意授课,这就需要有专门适合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一、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提炼主线
所谓略读课文教学,其重要的一个目的便是提升学生课文阅读与浏览速度,并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课文中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鉴于此,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应做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提炼主线。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排除课文干扰信息,使其尽快从课文整体把握课文阅读,继而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结构,通晓文章情感,达到高效阅读。
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是從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删繁就简,抓住主干。另一方面是从阅读提示入手,快读进行课文浏览,找出与关键人物、事件相关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等,让学生尽快抓住中心,提示略读能力。例如,在《小猴子下山》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不必按照精选课文阅读教学步骤来进行,而是可以直接从题目“小猴子下山”入手,给学生一些问题性的阅读引导,让学生忽略一些细枝末节,找出文章的主干,提高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小猴子下山”中重点词汇是“小猴子”和“下山”,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阅读提示:“小猴子下山去做什么?共做了几件事情呢?文章体现了什么思想?”这一问题提示有利于提升略读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自主阅读,交流讨论
略读课文语文教学活动是互动与交流的集合体,无交流、无互动便称不上教学活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生生互动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前提下进行合作阅读、比较阅读与交流讨论,以此来提升略读课文教学效果。略读课文不需要教师一点一滴精讲、推敲,而是要教师将阅读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等达到阅读效果。例如,略读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以发生在海滩上的三件事为主,虽然属于记叙文,但抒情意味很浓,寓情于景,景中蕴情,三件事充分体现了小女孩朴实、诚信、守诺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提出能表现主题的几个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并在讨论中轻松掌握文章内涵,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合作讨论任务是“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请概括。并归纳出你认为较合理的中心思想。”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如教师要给予其充分自由阅读时间,让其浏览课文,提炼问题答案。诚然,略读课文本身属于选读内容,教师可以稍加指导,让学生在其点拨与引导下逐渐进入阅读状态,实现高效阅读。
三、注重实践,联系课外,拓展阅读
纵观当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现状,很多教师确实很重视略读教学,不断优化略读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与此同时,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轻视略读的应用性。略读是为了学以致用,故教师应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平台,善于联系课外,为学生推荐或提供海量的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提升略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精读课文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略读课文也同样需要。教师可依据略读课文内容、体裁或者思想等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作品,丰富学生阅读知识,拓展学生阅读范围。例如,选读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是《三国演义》中节选的一个小故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故事的方法,从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在该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三国演义》中的其他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等,让学生对同类体裁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并通过该系列的阅读丰富视野,提升认识,并更加系统、高效地掌握历史故事的略读方法,提高历史故事略读效率。再如,《七色花》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丑小鸭》等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深刻感悟略读的兴趣,从而爱上略读。
综上可知,小学语文略读教学是整个教学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略读教学观,既不能忽略不顾,也不能精读精讲,而是要做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提炼主线”“小组合作,自主阅读,交流讨论”“注重实践,联系课外,拓展阅读”。当然,略读课文同精读课文一样,需要教师运用精巧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虞大明.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有的七大作为[J].语文教学通讯,2013(36)
[2]郑立香.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2(12)
[3]张鑫雅.教略学丰 取舍有度——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3(04)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唯有做到精读与略读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阅读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但面对略读课文教学,很多教师难免无措,既不能当做精读课来讲,也不能随意授课,这就需要有专门适合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一、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提炼主线
所谓略读课文教学,其重要的一个目的便是提升学生课文阅读与浏览速度,并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课文中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鉴于此,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应做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提炼主线。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排除课文干扰信息,使其尽快从课文整体把握课文阅读,继而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结构,通晓文章情感,达到高效阅读。
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是從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删繁就简,抓住主干。另一方面是从阅读提示入手,快读进行课文浏览,找出与关键人物、事件相关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等,让学生尽快抓住中心,提示略读能力。例如,在《小猴子下山》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不必按照精选课文阅读教学步骤来进行,而是可以直接从题目“小猴子下山”入手,给学生一些问题性的阅读引导,让学生忽略一些细枝末节,找出文章的主干,提高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小猴子下山”中重点词汇是“小猴子”和“下山”,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阅读提示:“小猴子下山去做什么?共做了几件事情呢?文章体现了什么思想?”这一问题提示有利于提升略读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自主阅读,交流讨论
略读课文语文教学活动是互动与交流的集合体,无交流、无互动便称不上教学活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生生互动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前提下进行合作阅读、比较阅读与交流讨论,以此来提升略读课文教学效果。略读课文不需要教师一点一滴精讲、推敲,而是要教师将阅读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等达到阅读效果。例如,略读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以发生在海滩上的三件事为主,虽然属于记叙文,但抒情意味很浓,寓情于景,景中蕴情,三件事充分体现了小女孩朴实、诚信、守诺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提出能表现主题的几个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并在讨论中轻松掌握文章内涵,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合作讨论任务是“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请概括。并归纳出你认为较合理的中心思想。”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如教师要给予其充分自由阅读时间,让其浏览课文,提炼问题答案。诚然,略读课文本身属于选读内容,教师可以稍加指导,让学生在其点拨与引导下逐渐进入阅读状态,实现高效阅读。
三、注重实践,联系课外,拓展阅读
纵观当下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现状,很多教师确实很重视略读教学,不断优化略读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与此同时,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轻视略读的应用性。略读是为了学以致用,故教师应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平台,善于联系课外,为学生推荐或提供海量的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提升略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精读课文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略读课文也同样需要。教师可依据略读课文内容、体裁或者思想等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作品,丰富学生阅读知识,拓展学生阅读范围。例如,选读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是《三国演义》中节选的一个小故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故事的方法,从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在该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三国演义》中的其他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等,让学生对同类体裁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并通过该系列的阅读丰富视野,提升认识,并更加系统、高效地掌握历史故事的略读方法,提高历史故事略读效率。再如,《七色花》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丑小鸭》等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深刻感悟略读的兴趣,从而爱上略读。
综上可知,小学语文略读教学是整个教学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略读教学观,既不能忽略不顾,也不能精读精讲,而是要做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提炼主线”“小组合作,自主阅读,交流讨论”“注重实践,联系课外,拓展阅读”。当然,略读课文同精读课文一样,需要教师运用精巧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虞大明.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有的七大作为[J].语文教学通讯,2013(36)
[2]郑立香.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2(12)
[3]张鑫雅.教略学丰 取舍有度——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