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风民俗”单元预习课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剧种、旷野、和睦、酷热、激昂”等40个词语。
  2.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
  3.体会中华民风民俗的丰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二单元共有四篇阅读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风民俗”单元,了解中华民风民俗,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整体感知
  1.读“单元导学”,明确阅读要求。
  2.读课题,初步了解单元所写的内容。
  三、根据“预学单”预习新课
  预学单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标上记号,并请教同学或教师。
  2.在不理解的词语旁打上“?”,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
  3.在文中进行批注,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以备小组讨论。
  4.阅读《北京的春节》,完成下表。
  5.阅读《藏戏》,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藏戏是如何形成的?
  (2)藏戏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6.阅读《各具特色的民居》,完成下表。
  7.阅读《和田的维吾尔人》,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l)维吾尔人有哪些特点?
  (2)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维吾尔族风俗?
  四、根据“预学单”,汇报交流
  1.认读生字,并组词。
  旬熬蒜醋饺翡拦榛栗筝鞭麦
  寺逛缰噬琼獠哉葩僻掺夯卦
  贮篾嘶渺吭馕曳邃豁
  2.理解词语。
  初旬:上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等。
  擦黑:方言,天快要黑的时候。
  光景:境况、情景。
  娴熟:熟练。
  吞噬:吞食。
  招徕:招揽。
  奇葩:奇特而美丽的花朵。
  渺渺:因距离远而模糊不清。
  抽象画: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的绘画。
  豁达:性情开朗,气量大。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张灯结彩: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残灯末庙:指庙会结束。
  哄堂大笑: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大笑。
  青面獠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
  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
  蜂拥而至:像成群的蜜蜂一样拥来,形容多而乱。
  迎风引吭:迎着风放开喉咙高声唱歌。
  3.了解民风民俗。
  《各具特色的民居》(略)
  《藏戏》(略)
  《和田的维吾尔人》(略)
  五、小结预习方法
  主题单元预习步骤:
  1.读导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读课题,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3.借助工具书,或同学、老师,读准字音;
  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意思;
  5.借助问题或表格,初步了解单元主要内容。
  六、存疑结课
  延学单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阅读(写作)像第二单元这类的文章(或说明类文章)。
  2.想一想,课文是如何介绍这些民风民俗的。
  3.除了教材所介绍的民风民俗外,你还了解哪些民风民俗。
其他文献
油漆天棚、顶板等时,操作的难度较大。油漆会顺着刷柄往下淌,既沾染手指,妨碍操作,又浪费油漆。现介绍一种经过改制的漆刷,见图1,即可解决这个问题。用一只儿童玩的软质橡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