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输尿管镜技术在小儿上尿路结石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ce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软性输尿管镜技术在小儿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软性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3~16.0岁,平均7.2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原位10例,2例系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硬性输尿管镜碎石移位所致)、肾结石9例,均合并同侧轻、中度肾积水.其中三聚氰胺所致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肾结石1例.左侧11例,右侧7例,双侧3例(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最大径0.6~1.5 cm,平均1.0 cm.分别施行经尿道(逆行)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经皮肾(顺行)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 结果 经尿道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18例,1例因软性输尿管镜进镜失败,改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2例未能置入输尿管输送鞘直接进镜,分2次碎石;17例结石寻及率100%;15例一次碎石成功,单次碎石成功率88%.行经皮肾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3例均为单一皮肾通道,均寻及结石并成功碎石.手术时间20~ 70 min,平均35 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5 d.术后2~4周复查均无>2 mm结石残留,拔除双J管.随访3~72个月,均无结石复发、尿道狭窄、输尿管狭窄、尿失禁及膀胱输尿管反流. 结论 应用软性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安全可行,创伤小,可作为小儿上尿路结石常用腔内技术治疗的有益补充,成为部分小儿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的新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T1b期肾癌选择性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NSS治疗T1b期肾癌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9 ~ 74岁,平均56岁;CT或MRI测量肿瘤最大径4.2~7.0 cm,平均5.4 cm;患侧肾脏最长径9.6~12.6 cm,平均11.4 cm.相对肿瘤大小定义为薄层CT或
目的 评价联合迈之灵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 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30例慢性前列腺炎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应用α受体阻滞剂及植物药+迈之灵治疗的观察组259例,单纯应用α受体阻滞剂及植物药的对照组71例.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4周、8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情况,对
患者,女,37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于2012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体检B超发现右上腹实质占位病变,CT检查于肾中部见一肿块,大小8 cm×7 cm,不规则强化,部分区域见囊性变(图1A),考虑肾癌可能性大.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中部腹侧,实性,表面被膜完整,下腔静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完整切除右肾、肾上腺及肾周脂肪,手术顺利.术后随访7个月,患者无瘤生存。
期刊
睾丸微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是一种以睾丸实质多发性微小钙化灶为特征的少见疾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检查时被发现,发病率0.5%~9.0%[1].有研究指出TM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液质量,但是该观点存在争议[2].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我们对562例要求检测生育能力的男性行阴囊超声及精液分析检查,探讨TM的发病率及其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期刊
目的 分析因急性尿潴留留置尿管且PSA异常升高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这类患者的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因急性尿潴留而留置尿管,并因考虑前列腺癌可能而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指征包括PSA异常升高、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低回声结节、MRI提示前列腺异常信号、直肠指检发
肾周血肿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发生4例ESWL术后肾周血肿,现报告如下.例1 男,38岁.因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右肾结石于2008年6月27日入院.体质指数(BMI) 29 kg/m2.入院后查血常规示RBC 4.46×1012/L,Hb140 g/L;尿常规示WBC 10个/μl,RBC31个/μl;尿培养阴性.凝血功能中纤维蛋白原5.
期刊
目的 研究V-loc缝线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 2010年8月针对V-1oc缝线进行了系列研究:①利用测力器和离体猪肾对比研究间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下V-loc缝线和Hem-o-lok的组织抓持力;②利用球囊扩张对比研究V-loc缝线和Hem-o-lok无结法关闭离体猪肾后的抗膨胀能力;③利用活体猪肾部分切除术验证V-loc缝线能否有效完成肾脏缺损重建.结果 在离体猪肾模型中,间断
为促进我国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规范腔镜技术的培训,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培训中心、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办的第41期腔内泌尿外科研修班于2013年9月2—30日开班,研修班学员可获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Ⅰ类学分10分。
期刊
患者,69岁.因"发现右阴囊肿物半年,增大1个月"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既往有"胃炎"病史.查体:腹软,腹部未触及包块,无压痛,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侧阴囊肿物,质硬,向阴囊根部及腹股沟区与精索延伸,形状不规则,大小约5 cm×4 cm×2 cm,与右睾丸分界不清,活动性稍差,无压痛,无红肿,透光试验(-).阴囊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附睾头显示不清,双侧睾丸未见异常.血HCG 1.9 U/
期刊
目的 探讨重复膀胱灌注测压中不同类型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的变异性. 方法 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6月78例男性DO患者,其中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41例,BPH 37例.DO诊断标准为在膀胱充盈灌注期间发生逼尿肌非自主性收缩(involuntary detrusor contraction,IDC).患者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