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fo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承担着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主要责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及时解决班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沟通手段是解决这些日常班级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小学班主任教师,面对小学生群体的特点,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更需要面面俱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还需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强化家庭教育作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工作是以沟通为主的,为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班主任应该掌握沟通艺术,提升自身的沟通水平,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争取家长的支持奠定基础。笔者将在文章中对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途径展开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小学班主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班级管理方法参考。
  关键词: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应用
  一、引言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的沟通利于增进师生关系,为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信息参考,进而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为良好的班级环境建设奠定客观基础。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班主任教师积极了解学生在问题,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除此之外,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对管理的服从性,产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展开如下教学研究。
  二、小学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
  (一)可以营造出和谐的班级环境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同时,及时与学生建立沟通,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关系,让两者互相信任,还可以让班主任与其他科目的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以帮助。而与家长的沟通,可以让教师从家庭的角度了解学生,让学校与家庭建立有效的连接,让学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持身心健康。
  (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
  班主任与学生及时沟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变化,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家庭情况,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这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个性化发展。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独立的个体,有鲜明的个性,因此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保证学生的各项利益,创设出最好的学习环境。
  (三)培养学生的班级观念和集体感
  小学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与科任教师有效沟通,并进行配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在工作中下意识地让学生在内心形成团队意识,自觉融入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凝聚力。班级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约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维护班级利益,让自身全面发展。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的方法策略
  (一)公平管理,一视同仁
  公平管理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为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提升管理的公平性,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一视同仁,避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落差。在学习上,主动关心和帮助存在学习困难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关心,用真情实感去温暖和帮助学生。班主任要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帮助,尽快与学生建立起良性的师生关系,使用和科学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并逐步获得孩子的信任与爱戴,促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引领和指导作用的最大化,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还能给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温馨、友好的氛围。
  (二)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
  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是促进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层次较低,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还不能达到成人水平,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对多种沟通渠道的建立,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的形成,此外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也有沟通的必要性。这些沟通的渠道既包括正式的面对面谈话,也包括非正式的短信、QQ等方式,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严格保密,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对待学生的错误要理解和宽容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表现出自己的亲和感,而且在学生犯错误时要耐心地询问和开导,深入交谈,像对待朋友一样表示理解和宽容,这样学生才会在老师面前表达真实的情感,也才有可能向老师如实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学生一犯错误,班主任就不问青红皂白,学生只会对班主任产生恐惧和反感,出现情感隔阂,而学生再次遇到问题时就不会向老师倾诉了。因此,班主任应该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用正确的方法和温和的语气循循善诱,逐步启发、诱导学生,让他们能自己认识到所犯错误和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他们才会去积极主动地去改正。
  (四)做好课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提高沟通感染力
  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对于学生的指导,班主任要善于采取有效的方法,建立任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老师、敬佩老师。此外,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语言要亲切、幽默,富有感染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心听讲,从而大大提高管理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针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来说,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更应该注意运用沟通艺术,解决学生心理和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应用沟通艺术的途径,旨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鹏程,唐绍文,严春艳.浅谈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技巧[J].广西教育,2013,(15):59-61.
  [2]王慧君.淺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科教导刊,2014(06):59.
  [3]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04):52.
  [4]任淑.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旬刊,2015(25):11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课堂新特点,重点剖析学生心理素质和学习行为,并结合工程质量管理理念,提出课堂管理新方法,不断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为促进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教学管理;课堂质量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是改革开放富裕生活的享受者,拥有长辈们的全部关爱。在经过填鸭式高中学习和紧张的高考后,进入大学开始放飞自我,张扬个性、标新立异,也给日常高
摘 要:在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下,群众也对教育工作有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人们生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人们更是认识到现阶段家庭教育才是一个人教育最关键和重要的组成环节,而学校教育更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所以在此种背景下班主任和家长怎样成为合作伙伴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家校教育;班主任;家长;合作伙伴  在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环节。学校教育需要家
摘 要:小学社团活动是近年来很多小学校开展的新型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延伸,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不过,目前小学社团还处在初始状态,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也缺乏实践经验,本文着重总结小学社团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小学社团;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很多小学校逐步开展了一系列的小学社团活动,该活动是小学课堂教育的延伸与扩展,不仅使小学生
摘 要:小学副校长不仅是校长的得力助手,更是在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指导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副校长的作用,必须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目前网络环境下小学副校长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为切入点,就如何加强对其的创新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确保各项教育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  关键词:网络环境
摘 要:老师使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对加强班级管理、塑造良好个人品性、约束情感能力和情感控制都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情感教育在小学管理方法中做到正确的使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情感教育;重要性;重点  班主任肩负着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重要责任,学生个性特点和思想动态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如何做好情感教育成为班主任首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多年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