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37-01
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它包括了比一般期末书面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核与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如果没有评价活动的结果,整个教学过程将成为一个只有执行而无反馈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充分重视了研究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但是,由于对学习评价缺乏全面的认识,甚至片面地认为考试就是的评价唯一手段,不少老师是为了高分而教,学生是为了高分而学,反而阻碍了学生提高学习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出现了“高分低能”和“聋哑英语”等现象。虽然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我们有必要认真反思我们的评价思想,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效改革。
一、现行中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是用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结论和判断,或者用与证明和选拔。我们常用课堂小测验查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用单元测验检查学生对某个或某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掌握的怎么样。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则用于评定学生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升中考和高考更是决定学生命运的唯一考试。终结性评价手段由于具有可据型(效度)和可靠性(信度)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做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着新课程多元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出发点是学科本位,只重学科,不重学生发展。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应该“正确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唯有重视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二、形成性评价工具的开发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直接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
三、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所教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掌握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策略,成绩从年级的第五和第六名跃升至第一和第二名。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践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2)为学生发展服务,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3)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4)增强合作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习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综合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四、评价体系改革的反思与发展
中学英语教学应当充分重视使用形成性评价,才能满足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然而,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味使用形成性评价工具,而忽视了终结性评价工具的诊断性作用。因为课程的基本目标不可能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局部阶段全部体现,需要以终结性评价来考查各单元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
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它包括了比一般期末书面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核与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如果没有评价活动的结果,整个教学过程将成为一个只有执行而无反馈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充分重视了研究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但是,由于对学习评价缺乏全面的认识,甚至片面地认为考试就是的评价唯一手段,不少老师是为了高分而教,学生是为了高分而学,反而阻碍了学生提高学习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出现了“高分低能”和“聋哑英语”等现象。虽然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我们有必要认真反思我们的评价思想,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效改革。
一、现行中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是用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结论和判断,或者用与证明和选拔。我们常用课堂小测验查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用单元测验检查学生对某个或某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掌握的怎么样。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则用于评定学生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升中考和高考更是决定学生命运的唯一考试。终结性评价手段由于具有可据型(效度)和可靠性(信度)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做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着新课程多元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出发点是学科本位,只重学科,不重学生发展。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应该“正确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唯有重视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二、形成性评价工具的开发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直接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
三、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所教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掌握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策略,成绩从年级的第五和第六名跃升至第一和第二名。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践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2)为学生发展服务,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3)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4)增强合作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习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综合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四、评价体系改革的反思与发展
中学英语教学应当充分重视使用形成性评价,才能满足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然而,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味使用形成性评价工具,而忽视了终结性评价工具的诊断性作用。因为课程的基本目标不可能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局部阶段全部体现,需要以终结性评价来考查各单元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