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尾波衰减特征研究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zx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2个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近震资料,研究了云南地区地震尾波在1~20HZ内6个频段的衰减特征.首先使用单次散射模型计算各台站的尾波衰减系数QC~(-1);然后利用随机各向同性散射介质均匀分布的多次散射模型,使用多流逝时间窗分析方法,计算各台站的平均自由程LE和地震反照率B0,得到总衰减系数QT~(-1),并从中分离散射衰减系数QS~(-1)、吸收衰减系数QI~(-1).云南地区基本衰减特征是LE主要集中在10~30KM内,在2~6HZ之间有最大值;B0在1~2HZ大致为0.5左右,在其它频段则小
其他文献
行业客我互动的主要渠道包括客户经理上门走访,召开客户培训会、座谈会,电话互动,网络互动,媒体互动等,他们各有优劣,互为补充。在客我互动过程中还存在着客户联系中断、互动即时性
第二届重庆创新型企业家暨首届创新微企宣传评选活动7月11日正式启动,微型企业首次被纳入评选范围。据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文天平介绍,本届评选活动中创新型企业家的数量扩
根据地震前震源及周围地区出现的空区的时空特征,提出了一种估计"区域-时间-长度"算法中特征参数(特征距离和特征时间)的方法,并介绍了2006年一些学者提出的用相关系数估计特征参数的方法.用这两种方法研究了近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西北和西南地区的4次中强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估计特征参数的方法是一种具有物理意义、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中国大陆西北和西南地区的4次中强震的应用都有较好的
在进行大规模城乡震害预测工作中,需要使用与传统预测方式不同的新模型及新方法,以便实现震害快速预测.利用容易得到的人口统计数据中的人口及建筑抽样信息,通过建筑物分类,在已有的城市建筑震害基础上采用类比方法进行建筑物易损性分析,给出了人口数据及灾害损失的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建立福建省区域范围的建筑物不同结构平均易损性矩阵,按经济条件给出结构不同年代易损性矩阵调整系数,并建立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应用结
目前通常采用的粘弹性模型在描述介质品质因子对频率的依赖关系方面存在不足,与实际观测结果不符.基于介质的粘弹性理论,提出了一种使用3个粘弹性参数在给定频带内构造常Q值粘弹介质模型的数值方法.该方法较好地描述了品质因子对频率的非依赖性,可以从理论上较准确地对实际介质的粘弹性对地震波场的影响进行研究,相对于其它的常Q模型,本方法减少了所需的参数,简化了问题的求解.结合数值算例,分析了该方法的精度和适用范
对2004—200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幔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地幔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地幔介质的各向异性,地幔间断面,地幔对流,以及地幔介质物
通过对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及邻近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发现震中区地壳深部存在一低阻体.该低阻体自约13km以下一直延伸到上地幔,推测其为正在上升的地幔柱,并由此认为地幔柱
对我国华北地区次级构造单元鲁东—黄海活动地块与日本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关性检验,并利用随机变量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了鲁东-黄海地块与日本南部地区地震能量释放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鲁东—黄海地块4级以上地震活动与日本南部5级以上地震具有相关性和同步性,它们的应变能累积释放序列之间存在较好的同期相关关系.两个区域的应变能累积释放序列都属于一阶单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