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与古诗的教学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尝试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将美术活动与古诗文的诵读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我从激发兴趣;欣赏体验,引导体会;实践练习这四步具体展开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领幼儿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大量图片、视频、诗篇启发幼儿思维,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古诗美术幼儿
  
  我们通过美术课堂,将美术创意活动与古诗词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吟诵优美的古典诗词的同时,结合欣赏古诗画面,为古诗配画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给幼儿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体会蕴含在古诗文中深厚淳美的传统文化内涵,及独特的优美意境,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并尝试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将美术活动与古诗文的诵读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我从激发兴趣;欣赏体验,引导体会;实践练习这四步具体展开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领幼儿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大量图片、视频、诗篇启发幼儿思维,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运用古典的音乐,使图与诗交融,提高幼儿探索讨论的实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使幼儿保持学习的一剂良方。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诗、画的兴趣。有了对诗和画的兴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精心设境以激趣,通过优美图片、精彩动画、古典音乐兼备的课件有效地引领幼儿进入诗情画意的意境。当然进入诗画意境的方式很多,可以在活动前布置好活动室环境,经常在幼儿来园时,午睡前,离园前等空余时间播放图片、音乐,幼儿步入教室看到的听到的就像进入了美丽的画卷;可以利用导入从幼儿熟悉的事、景,通过媒体的再现幼儿激起强烈的兴趣;可以播放视频带领幼儿步入诗境。总之只要能够恰当地设置情境,就能激起幼儿的兴趣,而盎然的兴趣又是促使他们去想、去思、去画的最好的动力。
  维果斯基指出的:“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强化幼儿个性培养,强调创设有利于幼儿的情境并使学习者进入诗一样情境,通过欣赏、探索、讨论、实践,对画面和诗意进行联想创作引导,幼儿主动積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二、欣赏古诗体验古诗情感
  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反复观赏品味,体验到作品中体现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使幼儿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多媒体课件融入大量的精美图片、精彩视频,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学习的活力,唤起创造美的意念。
  如:《画》课件中收集了大量的山水风景,有摄影的、水墨的、水彩的等。在欣赏时,我启发幼儿思考:看到秀丽的风景你联想到什么?接着组织欣赏《腊梅花》后再问幼儿:这幅画你想到我们学过的哪首诗?有幼儿想到了《梅花》这首诗。此时全班幼儿的思绪都打开了,他们看到不同的梅花图就能联想到不同的描写梅花的诗句。我抓住契机,在屏幕上出示两首有关梅花的诗,让幼儿诵读、感受;小组讨论;再结合幼儿回答,利用多媒体放大其中的一幅,在画旁边配上了一首与图意相吻合的小诗,让幼儿体会到“诗中有画。”有了这些充分感受和欣赏,幼儿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下面的“画中有诗”的品味奠定基础。
  三、适时引导体会古诗意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教师了解幼儿现状,分析发展目标,设计交往活动,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再通过适度的教师指导,让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达到预定目标。
  我在幼儿了解了“画中有诗”,利用媒体及时播放一组梅花和诗结合的画面。再出示了一幅没有诗的梅花图,配上音乐,师生一起试着给诗配上一句或两句诗。开始时幼儿遇到困难,我先示范,范作一句。有了老师的铺垫和鼓励,幼儿大胆多了也跟着作了一句、两句诗。尽管所作的诗不一定押韵、不一定对仗,但这是幼儿在探索中走出了第一步。有了这成功的第一步,幼儿给自己的画配上诗就能走好第二步、第三步。正如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的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来实现。
  四、开展活动引导实践练习
  通过前面的导入、欣赏、探究使幼儿对所学的知识由了解到理解。但要把理解到的感悟到的内容进行内化和掌握,实践练习是最好的途径。因此当幼儿体会到诗与画的紧密关系时,马上适时进行水墨画的示范指导,带领幼儿画出梅花那折而不弯的枝干,迎雪怒放的姿态。再知道幼儿运用吹画的方法绘画梅花。此时,幼儿绘画的积极性非常高,跃跃欲试。然后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绘画形式进行绘画,再结合自己创作的画配上一句诗。通过课堂练习,幼儿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大部分幼儿均完成一幅有画,有小诗的作品;有的幼儿完成了作品的部分;有的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有的幼儿认为自己作品的不是很好。针对这些情况,我结合班级古诗文诵读活动。
  在区角开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区域,让幼儿结合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所读、所诵、所背的古诗,运用美术活动中所学到的美术技巧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自由绘画展示出来。再定期进行古诗绘画活动。就这样,在活动中幼儿的绘画技能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同时对古诗文的诵读和理解也有所提高。
  美术活动与古诗文诵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所开展的美术活动与常规美术活动不同。我所设计的是激趣欣赏探究实践。这个过程中即重视幼儿的技能更重视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与技能相结合过程,最后使幼儿得到情感与技能上的双升华。
  
  参考文献:
  [1] 梁志焱.学前教育学[M]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5] 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立数学模型关键步骤是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是学生最感困难的第一步,许多学生缺乏对实际问题中复杂数据处理的适当方法,缺乏转释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应用数学中应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如数学语言、阅读理解等的训练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关键词】建模;实际问题;数学语言;术语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对数学的需求是需要大量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
摘要:针对以前的低效教学,本文提倡从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性,精心设计练习题三方面出发,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教学;创设情境;练习题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道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的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
【摘要】“数学过程”的教学,包括教师的“数学过程”教学和学生的“数学过程”学习。正是在反复尝试这种抽象表示、符号变换、检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数学过程;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培养素质    随着数学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根本变革,注重“数学过程”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尤显
摘要:本文以足球比赛中神奇的弧线球为引入,用物理知识定性分析了香蕉球产生的原因,定量的计算出可能产生的侧移量,使香蕉球问题更加具体化和简明化。  关键字:弧线香蕉球    2010年10月20日,欧冠G组展开较量,焦点战役皇家马德里在主场对阵AC米兰,皇马军团凭借C罗的一记任意球和一分钟之后的一次精彩助攻,以2:0完胜红黑军团。意大利人在伤心之余也在问:在距离球门二三十米的地方,前有人墙,后有守门
摘要:赞助体育明星与运动团队,为品牌找为代言人,已经成为企业特别是体育产品企业进行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选择赞助对象与代言人的时候并不是越多越好。本文通过将李宁公司赞助选择代言人的策略与耐克、阿迪、安踏公司进行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李宁公司在赞助与选择代言人的时候应注意:(1)贴合消费群体与品牌定位(2)根据商品内涵选择恰当代言人。  关键字:李宁公司;代言人;赞助策略    每一个企业品牌背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研员。通过北京、天津、重庆、浙江、安徽、四川、湖北、广东、河南的省級体育教研员的帮助,挑选不同地市、区县教研机构的体育教研员187名进行调查,以及对参加2011年11月在上海的体育教研员培训班中的20名体育教研员进行调查,共计体育教研员207名。全面分析我国中小学体育教研员选拔与考评情况的现状,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研员;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