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1
摘要 本文以刘翔雅典奥运会平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为参照,对刘翔洛桑(06年大奖赛)破世界纪录的时间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指出,雅典奥运会后,刘翔通过训练,提高了加速能力和过栏能力,改进了栏间节奏,这是刘翔成功打破世界纪录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刘翔 110m栏 世界纪录 时间特征
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是全程跑节奏的保证。运动员能否顺利过好第一栏,决定了他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较大的速度,为全程跑奠定好的速度,节奏和技术基础。
一、起跑的反应能力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平世界纪录的起跑反应时间为0.139秒,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大奖赛上破世界纪录的起跑反应时间为0.108秒。通过这次比赛也反映出了刘翔的起跑反应时间还不够稳定,明起跑反应速度在日后还需要加强。
(一)起跑至第一栏的加速能力
起跑至过好第一栏是110米栏全程技术的关键。在洛桑站这次比赛中,刘翔从起跑至第一栏时间为3.28秒,虽然比雅典奥运会快了0.02秒,可这在世界顶级选手中算中下水平,由于刘翔和史冬鹏起跑至第一栏加速能力一直是个弱点,在步长比例日趋合理的情况下,在保持个人全程栏间节奏的前提下加强起跑加速能力的训练应多加进行速度训练,提高加度能力。
二、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原因
(一)保持高速栏周期是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主要原因之一
栏周期由栏间跑与过栏时间之和构成,它反映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的特征. 在110米栏全程跑中,约有74米是平跑,约占全程距离的67%。可见,较短的栏周期正是来自于出色的跨栏技术和较好的平跑速度,同时说明了他较好的跑跨结合能力。平跑速度在跨栏跑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刘翔具有绝对速度作保证。刘翔栏周期速度平稳,这反映了刘翔具有世界顶级水平运动员技术稳定的品格和特点。
(二)缩短过栏时间是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主要原因之二
洛桑赛较雅典赛刘翔的过栏平均时间明显减少,表明刘翔破纪录时竞技状态调整到位,技术更加完善了。刘翔在破纪录的洛桑最短过栏时间出现过第6栏较平纪录的雅典赛最短过栏时间的第4栏快近0.17s,一次高效过栏技术可以反映出运动员过栏技术的最高水准.图2可清楚地看到刘翔在破纪录赛时过栏时间非常稳定,前9栏均以≥0.34s的速度完成过栏动作,过第10栏时间较长,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是由于体力下降而出现了过栏时间有所增长. 日后还是要加强肌肉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这也是以后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所在。
(三)完美的速度利用水平是刘翔打破世界记录的必要条件
姓名
国籍 100m成绩(s) 110m栏成绩(s) 100m平均速度(m。s) 110m栏平均速度(m、s) 速度利用率(%)
罗伯斯 古巴 10.35 12.87 9.66 8.55 88.51
奥利弗 美国 10.38 12.95 9.63 8.49 88.13
特拉梅尔 美国 10.45 12.95 9.57 8.49 88.72
杜库雷 法国 10.45 12.97 9.57 8.48 88.61
阿诺德 美国 10.40 12.91 9.62 8.52 88.57
刘翔 中国 10.40 12.88 9.62 8.54 88.77
史冬鹏 中国 10.60 13,19 9.43 8.34 88.44
纪伟 中国 10.56 13.40 9.47 8.21 87.06
尹靖 中国 10.60 13.38 9.43 8.22 87.17
谢文骏 中国 10.58 13.47 9.45 8.17 86.46
(国际健将成绩=13.78)
通过观察了解国内外顶级高水平跨栏运动员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刘翔的竞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通过分析发现,刘翔的速度不是最快的,但其速度利用率在国际顶级选手中是最高的,技术堪称完美。国外几位顶级选手虽然速度利用率不是最好的,但是其绝对速度好于刘翔,特别是后程跑的能力和刘翔相比相差无几,并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由此可见,在未来世界110米高栏大赛谁能问鼎,将看其各路参赛高手的参赛状态及发挥的好坏。
三、结语
(一)有较好的绝对速度和最高的速度利用率,说明他具有最好的跨栏技术和跑跨结合能力,这是他打破世界记录的关键。
(二)速度平稳并在第3栏周期达到了全程栏周期的次高点,表明雅典賽后刘翔通过训练,提高了加速能力,成为刘翔打破世界纪录主要原因之一。
(三)洛桑赛平均过栏时间较雅典赛有一定的提高,表明洛桑赛时刘翔技术更加完善了,这是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原因之二。
(四)洛桑赛上刘翔栏间节奏平稳,较雅典赛上时间曲线更为合理,是刘翔打破110 m栏世界纪录的关键之三。
参考文献:
[1] 张玉泉.影响我国男子110m栏运动成绩的技术因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5):55-58.
[3] 汪广茂.110m栏跨栏跑完整技术特点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29-31.
[4] 许以诚,米卫国.对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刘翔跨栏技术的分析[J].体育科研.2004(6):26-28.
[5] 许以诚.我国男子110m栏优秀选手刘翔的跨栏技术分析[J].体育科研.2004(4):31-33.
摘要 本文以刘翔雅典奥运会平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为参照,对刘翔洛桑(06年大奖赛)破世界纪录的时间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指出,雅典奥运会后,刘翔通过训练,提高了加速能力和过栏能力,改进了栏间节奏,这是刘翔成功打破世界纪录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刘翔 110m栏 世界纪录 时间特征
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是全程跑节奏的保证。运动员能否顺利过好第一栏,决定了他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较大的速度,为全程跑奠定好的速度,节奏和技术基础。
一、起跑的反应能力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平世界纪录的起跑反应时间为0.139秒,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大奖赛上破世界纪录的起跑反应时间为0.108秒。通过这次比赛也反映出了刘翔的起跑反应时间还不够稳定,明起跑反应速度在日后还需要加强。
(一)起跑至第一栏的加速能力
起跑至过好第一栏是110米栏全程技术的关键。在洛桑站这次比赛中,刘翔从起跑至第一栏时间为3.28秒,虽然比雅典奥运会快了0.02秒,可这在世界顶级选手中算中下水平,由于刘翔和史冬鹏起跑至第一栏加速能力一直是个弱点,在步长比例日趋合理的情况下,在保持个人全程栏间节奏的前提下加强起跑加速能力的训练应多加进行速度训练,提高加度能力。
二、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原因
(一)保持高速栏周期是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主要原因之一
栏周期由栏间跑与过栏时间之和构成,它反映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的特征. 在110米栏全程跑中,约有74米是平跑,约占全程距离的67%。可见,较短的栏周期正是来自于出色的跨栏技术和较好的平跑速度,同时说明了他较好的跑跨结合能力。平跑速度在跨栏跑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刘翔具有绝对速度作保证。刘翔栏周期速度平稳,这反映了刘翔具有世界顶级水平运动员技术稳定的品格和特点。
(二)缩短过栏时间是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主要原因之二
洛桑赛较雅典赛刘翔的过栏平均时间明显减少,表明刘翔破纪录时竞技状态调整到位,技术更加完善了。刘翔在破纪录的洛桑最短过栏时间出现过第6栏较平纪录的雅典赛最短过栏时间的第4栏快近0.17s,一次高效过栏技术可以反映出运动员过栏技术的最高水准.图2可清楚地看到刘翔在破纪录赛时过栏时间非常稳定,前9栏均以≥0.34s的速度完成过栏动作,过第10栏时间较长,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是由于体力下降而出现了过栏时间有所增长. 日后还是要加强肌肉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这也是以后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所在。
(三)完美的速度利用水平是刘翔打破世界记录的必要条件
姓名
国籍 100m成绩(s) 110m栏成绩(s) 100m平均速度(m。s) 110m栏平均速度(m、s) 速度利用率(%)
罗伯斯 古巴 10.35 12.87 9.66 8.55 88.51
奥利弗 美国 10.38 12.95 9.63 8.49 88.13
特拉梅尔 美国 10.45 12.95 9.57 8.49 88.72
杜库雷 法国 10.45 12.97 9.57 8.48 88.61
阿诺德 美国 10.40 12.91 9.62 8.52 88.57
刘翔 中国 10.40 12.88 9.62 8.54 88.77
史冬鹏 中国 10.60 13,19 9.43 8.34 88.44
纪伟 中国 10.56 13.40 9.47 8.21 87.06
尹靖 中国 10.60 13.38 9.43 8.22 87.17
谢文骏 中国 10.58 13.47 9.45 8.17 86.46
(国际健将成绩=13.78)
通过观察了解国内外顶级高水平跨栏运动员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刘翔的竞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通过分析发现,刘翔的速度不是最快的,但其速度利用率在国际顶级选手中是最高的,技术堪称完美。国外几位顶级选手虽然速度利用率不是最好的,但是其绝对速度好于刘翔,特别是后程跑的能力和刘翔相比相差无几,并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由此可见,在未来世界110米高栏大赛谁能问鼎,将看其各路参赛高手的参赛状态及发挥的好坏。
三、结语
(一)有较好的绝对速度和最高的速度利用率,说明他具有最好的跨栏技术和跑跨结合能力,这是他打破世界记录的关键。
(二)速度平稳并在第3栏周期达到了全程栏周期的次高点,表明雅典賽后刘翔通过训练,提高了加速能力,成为刘翔打破世界纪录主要原因之一。
(三)洛桑赛平均过栏时间较雅典赛有一定的提高,表明洛桑赛时刘翔技术更加完善了,这是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原因之二。
(四)洛桑赛上刘翔栏间节奏平稳,较雅典赛上时间曲线更为合理,是刘翔打破110 m栏世界纪录的关键之三。
参考文献:
[1] 张玉泉.影响我国男子110m栏运动成绩的技术因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5):55-58.
[3] 汪广茂.110m栏跨栏跑完整技术特点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29-31.
[4] 许以诚,米卫国.对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刘翔跨栏技术的分析[J].体育科研.2004(6):26-28.
[5] 许以诚.我国男子110m栏优秀选手刘翔的跨栏技术分析[J].体育科研.2004(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