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总黄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ROS/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黄芩总黄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活性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ROS/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海昆肾喜组(150 mg·kg-1)、黄芩总黄酮低(100 mg·kg-1)、高(200 mg·kg-1)剂量组,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建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连续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测定24h尿蛋白、肾/体比值、肌酐(SCr)、尿素(BUN)、肾小球细胞凋亡水平、肾脏ROS水平、肾脏MAPK、NF-κB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UN、SCr、24 h尿蛋白、肾/体比、肾小球凋亡率、肾小球ROS、肾小球MAPK、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海昆肾喜组、黄芩总黄酮低、高剂量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肾/体比、肾小球凋亡率、肾小球ROS、肾小球MAPK、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黄芩总黄酮高剂量组各指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黄芩总黄酮低剂量组大鼠各指标显著高于海昆肾喜组(P<0.05),黄芩总黄酮高剂量组与海昆肾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基底膜、肾小球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肿胀,伴炎症粒细胞浸润;海昆肾喜组及黄芩总黄酮高剂量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黄芩总黄酮低剂量组仍然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肿胀增生.结论:黄芩总黄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具有肾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肾小球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黄芩总黄酮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通路ROS/MAPK/NF-κB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川贝精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盐酸甲基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 (2)柱(150 mm×4.
目的:研究白杨素联合柔红霉素诱导体外培养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凋亡作用,通过其对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增加HL-60对柔红
目的:探讨下调miR-19b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骨肉瘤MG63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miR-19b inhibitor NC组、mi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抗肝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化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 >0.18为标准,筛选黄芪
目的:探究蕨麻多酚在缺氧条件下对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取新生1~3 d SD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缺氧损伤模型组、蕨麻多酚低(0.11 mg·ml-1)
目的:观察蝙蝠葛诺林碱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模型组(Isch)、蝙蝠葛诺林碱(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