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置换术62例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 1991年5月至2002年7月共为62例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病人施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56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术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43例,左房折叠术12例.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28例(45.2%).早期死亡11例(占17.7%),晚期死亡4例(6.5%).影响瓣膜置换术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收缩末直径(ESD)≥6.0 cm和舒张末直径(EDD)≥8.0 cm]、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EF)≤0.40和短轴缩短率(FS)≤0.25,围术期室颤和术后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室颤和术前严重左室扩大伴收缩功能下降.结论提高此类病人手术疗效的关键是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妥善处理围术期和术后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沈阳市某郊区农村60周岁以上BPH患者,对照组为无前列腺增生(排除前列腺癌、前列腺炎等疾病)的老年男性,病例与对照各100例,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PH发病与下列5种因素有关:患前列腺炎(OR=5.577,9
目的检测原发性胃癌、结直肠癌胸苷酸合成酶(TS)启动基因增强子区段(TSER)的多态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160例原发性胃肠恶性肿瘤患者(胃癌、结直肠癌各80例)肿瘤原发灶TSER的表达,并测定其DNA序列.结果 12例表现为双串联重复系列纯合子(2R/2R),109例为三串联重复系列纯合子(3R/3R),39例为双串联和三串联杂合子(2R/3R),而且胃癌与结直肠癌TSER
目的评价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与白血病复发率的相关关系.方法 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37例成人白血病患者接受了allo-PBSCT.预处理方案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输入的CD34+、 CD3+、CD4+和CD8+细胞中位数分别为7.3×106/kg、364×106/kg,、210×106/kg和137×106/kg.移植后用环孢素A(
目的研究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家犬12只,随机分为TMLR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TMLR组在梗死区以KTP激光行TMLR.术后动物饲养2~3个月,以超声心动图经体表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室壁运动指数(WMSI)作为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测量二尖瓣口Ve、Va及E/A作为左室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颅骨微粒再植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自体颅骨微粒再植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36例的治疗情况.结果36例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29例,3个月均出现骨愈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自体颅骨微粒再植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不存在免疫排斥,一期手术完成颅骨整复及修补,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行,是治疗严重外伤性、凹陷粉碎性颅骨骨折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