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面对的挑战及转型研究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大数据的概念是由麦肯锡提出的,充分表现了当前信息爆炸和海量数据的特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新闻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新闻记者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因此,本文将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背景,重点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面对的挑战及转型,这对于新闻记者和新闻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挑战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0.044
  1. 新闻记者现状
  1.1 行业环境现状
  在新媒体环境下,县级媒体从传统的电视台转型为融媒体,存在着许多的困难,比如采编人员的构成大多为体制内的,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方面的思想观念比较老旧。
  在大数据时代,新闻记者的行业环境显然发生了全面性的改变。如今的媒体生态格局显然不同于原有的格局,原来实力强大的新闻媒体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使得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受到了威胁,电视用户数量逐日下降、报纸销量锐减,制定新的发展路线成为了刻不容缓任务。
  1.2 从业人员现状
  在县级媒体当中,新闻生产是按部门划分的,从业人员在沟通上经常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的现象。并且,因为从信息收集到新闻刊发播出整个过程进展得较为缓慢,且跨部门工作的配合度低,工作矛盾频发,所以新闻难以被快速报道,不能确保报道的有效性以及实时性,从而给受众和自身都带来消极作用。同时,信息采集团队和编辑团队在挑选信息内容进行新闻报道时难免会持有不同意见,若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的灵敏度不高,则十分易于造成团队之间的矛盾,使得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
  2.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面对的挑战
  2.1 县级媒体新闻的制作方式受到威胁
  在之前,县级媒体的信息渠道相互独立,电视、广播、报纸的新闻制作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而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促使县级媒体新闻的制作更加高效化和融合性,同时兼顾手机端和用户端的信息编辑。
  2.2 县级媒体数据处理难度大幅度增加
  在当前的信息化和大数据背景的时代背景中,新闻播出在编辑上也遇到了新问题。新闻的编辑过程事关整体的新闻播出效果,是核心环节。采访记者要对已经收集到的相关资讯和外出采访的各个环节中的有效要素进行融合、加工和出稿。新闻编辑需要借助于此,再对已经初步呈现出来的记者稿件进一步进行融合与加工,这是新闻真正播出的最后流程,需要对稿件的品质和价值引导方向做一个全方位的把控,让稿件能够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微博等各种媒介机构上进行传播。
  2.3 县级媒体的连接能力被削弱
  针对县级媒体和机构来说,当前的新闻生产传播方式产生的实质上的变革,究其根本是大数据背景信息化不可逆的时代背景。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深入推进,县级媒体机构在各个环节上的衔接力被极大的减弱。大数据之前的新闻在生产中越来越力不从心,变革传统模式势在必行,也在变革中重建起适合自身发展的衔接力。
  媒体在本质上看就是指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各个环节的联系是广泛的。也正因为如此,新闻媒介机构在衔接力上的力度是空前的,而此时受众的接受渠道单一化,媒体播什么观众就看什么。在衔接上县级媒体媒介机构的削弱,也直接的导致了新闻媒介机构在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上的能力也在日益削减,一旦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县级媒体媒介机构会成为时代中的一粒尘埃。也正因如此,县级媒体机构越发察觉到力不从心和压力重重,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希望能够在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时代中转变发展方向,建构起自身的衔接力。
  3.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转型的原因
  3.1 从传统主流媒体自身原因分析
  其一,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在新媒体时代,突发性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失语以及传声筒的情況,造成公众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对媒体的信任度下降。其二,宣传模式和手段的滞后。随着受众自我意识的提升,传统灌输式、运动式、模式化的宣传方式越来越不被受众认可。其三,交互性不足。传统主流媒体过于单向的传播模式也在高度交互的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竞争中极大的影响了受众的参与性和关注度。其四,新闻记者内容资源匮乏。由于传统主流媒体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以及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其优质内容较少,造成新闻记者内容资源不足、市场狭小,发展空间严重受限等。其五,盈利模式单一。传统主流媒体目前的盈利途径主要是广告。首先从受众定位上来看,新闻广告收入与收视率是成正比的,收视率又与大众化密切相关,而大众化的广告与网络受众市场的个性化、精准化、细分化等特点背道而驰,所以很多广告虽然播了,但是观看群体却与目标受众并不匹配。其次,铺天盖地的广告对于受众视听情绪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导致新闻记者不得不面临转型。
  3.2 从县级媒体原因分析
  传统主流媒体预先编排的传播形式僵化,选择性差,由于严格的审核把关制度等诸多因素,信息内容更新慢、周期长、循环频次高,特别是新闻很难达到融媒体技术的快速时效。反观县级媒体,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能够第一时间传播信息,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方便人们及时的关注最新发生新闻事件和社会动态。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传统主流媒体节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主流媒体不再作为声画一体的娱乐和信息获取唯一的方式。融媒体的发展使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传统媒体的数字电视、电子版报纸也应运而生,节目的传播途径和接收方式更加适应新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人们可以使用随身小型地各类电子设备获取信息,信息还能实现掌上终端和云存储中进行重新编辑保存,极大的提高了信息浏览存储的便利与安全。融媒体的出现冲击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而且趣味性得到了提升,节目传播内容和方式创新让受众可以自己把控观看的节奏。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冲击,新闻记者也要实现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媒体经济就是关系经济的逻辑下,“关系”资源成为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对于直播带货而言,实现关系变现才是最终目的。本文探讨了快手“辛巴家族”在直播带货中通过关系转换进而实现资本变现的带货逻辑。  【关键词】关系经济;关系;快手辛巴;带货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存,使得我国逐步步入融媒体时代。媒体环境的转变,使得信息传播形式更为多样。尤其是网络直播也成为一种新型媒体形式,为地方网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人结合与央视两场电视直播和4G网络带货直播的实践,首先针对地方网站、广播电视台的传统直播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网络直播技术,最后提出在融媒体时代下提高地方网站网络直播效果的实践策略,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综艺节目出现了几种新的类型,主要包括云综艺、衍生综艺、选秀竞技类综艺、女性题材综艺。这些类型对于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在我国综艺节目发展的同时,只有實现节目形态创新、严格控制节目质量、坚持真实性原则以及善用新技术才能顺应未来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综艺节目;创新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受众大幅度减少,关注度日趋下降的情况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陷入瓶颈。本文首先分析了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民生新闻发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背景;电视民生新闻;挑战;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各种社交平台、新闻网站、公众号等大量涌现,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新闻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这对广播电视这一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冲击。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新闻编辑技巧,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高受众关注度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新闻编辑;广播电视;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41
【摘要】广播电视监测需要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音视频质量、内容实施监测,确保播出内容和播出质量可控。然而,海量的节目音视频流对监测工作是一个巨大挑战,需耗费大量人力。本文概况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总结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方面的进展,并对其在广播电视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广播电视监管监测战略性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广播电视监测;图像识别;语音识别
【摘要】当今社会,时代在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步入千家万户,影响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紧随时代的步伐,做好媒体融合工作,加强引导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企业文化与价值。应对当下媒体融合的新形态,快速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巧妙结合起来,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将从媒体融合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媒体融合进程中
【摘要】现阶段,5G技术已经很好的融入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文章主要将介绍该技术的特点以及在广播电视领域中对技术一应的分析,最后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做展望,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5G技术;广播电视;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448.2021.10..065  5G
【摘要】近年来,“硬核”风格广告迅速兴起,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各大品牌纷纷尝试“硬核”风格广告,一时间成为一种风潮。本文旨在搜集 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各大平台出现的较有特色的硬核商业营销广告,总结“硬核广告”在创意设计、制作方法、传播效果等角度的特点,探究这一传播现象背后的受众心理机制与成功动因。最后,提出对硬核广告的思考与理解,提出 这一现象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对之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