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流行文化的泛滥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ling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代的自在与自律的审美文化,到当代商业化、大众化的他律倾向,审美文化呈现出缤纷、杂乱、无序的景況。纵观当代流行文化,其发展带来文艺思潮的又一次大革命、大洗涤,尤其是对当代思想活跃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其较为突出的负面影响也促使我们感受到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和应用也随之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流行文化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元。多元的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及价值观。青少年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态势。本文主要从当代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其社会反响入手,探讨其对现今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及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些问题。
  一、流行文化的概念
  流行文化并不容易被定义。流行文化是文化、休闲、时尚、消费文化、奢侈品文化、物质文化等受欢迎的生活方式,其中流行口味、城市文化、亚文化、流行文化及大众文化一系列丰富的内容所构成的复杂的概念。有复杂成分的总的概念。总概念是指在相对稳定的节奏、一定的周期、地区及区域或是在全球范围之内。在各个层级的人中能得到广泛传播的文化。流行文化的前提是有一定人群以物质或非物质的方式参与,在其间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常常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消失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与人们有一定的从众心理也是有很大关系。
  二、流行文化的特征
  (一)生产与生存周期缩短,复制成本逐渐降低,同时复制效率不断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地位得到确认,这为流行文化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条件,流行文化得以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流行产品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复制效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使得文化产品在市场的流通速度加快,为产品的快速更替与循环创造了可能。
  (二)颠覆意义与传统,重新建构文化格局
  流行文化不是精致的文化,也不是静止的文化,它的魅力在于其粗犷的包容性,轻盈的流动性,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以及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流行文化追求时尚,有很强的亲民效应,通过传媒的感官刺激加强传播,回避逻辑推理与深度反思,抛弃了“文以载道”的历史束缚,而以“游戏”和“娱乐”的姿态示人,号召人类甩掉沉重的思索包袱,及时行乐。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各种传媒之间竞争激烈,加上特定的历史状态下电视群消费娱乐需求增加,大众更多的倾向于电视方面的娱乐,像《乡村爱情》《情深深雨蒙蒙》《一帘幽梦》这样的娱乐消遣性的电视剧盛极一时。此时,各种歌唱比赛类的节目也是如火如荼。它们更多的是刺激观众的听觉、冲击观众视觉,并没有传递一些特定的有意义的内容。某种意义上给人一种假象,让青少年容易陷入一种幻想的情境中。
  (三)商业化运作更为完善,文化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流行文化为市场把控、受利益所驱动,是控制下的市场商业实践。流行文化有完整的业务操作流程,使他们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业务操作,即一组链条带动整个商业生产,并刺激消费。整个操作过程中,流行文化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公司与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市场和消费者的连锁经营活动,以确保该行业的连续性。如电影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保证票房,他们更多的是在吸引消费者眼球上面下功夫。
  (四)审美多元
  流行运动第一个理论家阿洛韦说:“城市文化的大规模生产有电影、广告、科幻小说、流行音乐,我们不觉得大多数人不喜欢这样的商业文化标准,他们把它当作一种客观事实去接受,认真热情地讨论并对它有所付出。”现今,审美一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有更多的消费渠道和形式,流行文化的多元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流行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不可否认,当代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有助于增强主体意识,促进青少年形成独立的人格,对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流行文化也鼓励青少年在审美方面追求新变化,解放个性。但是,由于理性文化被商业化驱使,流行文化更多的是以追求利益为主要目的,审美价值有待提高,对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流行文化使青少年排斥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更多倾向于能给他们带来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所阻碍,甚至是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
  第二,流行文化容易使青少年养成一种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甚至一些青少年沉溺于无聊的娱乐消遣中,厌恶单调的学习,逃避现实等。最后,流行文化追求新奇,使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近年来,电影中一些黑帮形象被大多数青少年所青睐,许多年轻人模仿这些形象。一些社会恶习受到青少年的欢迎,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出现犯罪行为。
  四、反思与结论
  基于流行文化的特点,当代审美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部分。目前,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逐渐被流行文化影响、同化,甚至是扭曲和变形。
  美丽不仅是一种形式,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审美应是将知识和教育的功能融为一体,要高度重视文学艺术的审美功能和手段,而不是倾向于唯美主义。
  从文艺思潮发展思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精英或是渣滓,都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像一副历史画面,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人类思想的发展规则。揭示艺术的本质,挖掘艺术的生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货车司机 张丽  张丽是在父亲开的卡车上长大的,她笑称自己是“卡二代”。也正是这个特殊的名号,让大学毕业后的张丽,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成为白领、工人或公职人员,而是考了大货车驾驶证,成为铁岭市为数不多、拥有高学历的女货车司机。  起初父母强烈反对张丽干这行,尤其是身为货车司机的父亲,他深知干这行的艰辛和危险。父亲却不知道,他这份长时间奔波在高速路上、易疲劳驾驶的高危职业,早已在女儿心中埋下了担忧和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沙洋县高阳镇辖23个村 (居),总人口4万余人. 以往,这个镇矛盾纠纷频发, 信访维稳工作成为镇、村干部的“难言之痛”.苦思破解难题之策,究其根源,农村很多纠纷都是由于群众不
期刊
文学批评是一项极具个性的实践活动,具有独立性,人文性和文学性等方面的特征.
期刊
鹤峰县法院通过法官联席会议聚思广益、博采众长、凝聚智慧,自2017年4月在全院分类成立了刑事、民事、行政三个专业法官联席会议组织. 一年来,鹤峰县法院召开法官联席会议26
期刊
中国改革站在了万众瞩目的历史新起点.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怎样的改革新蓝图,细观全会公报,新意颇多,看点颇多.rn新意1rn首先体现在改革总目标的设置上.
在这里,我想就停留在这里…或许,时间会静止;或许,一切都安好;或许,就只想在这片深秋的老林里终老。碧透的水,蓝透的天,白透的雪山和亮透的心,都已飘在云层之上,生命在这里变
迟来的叛逆  姚芳身材瘦小。她常常抱怨说是因为小时候吃了太多苦,干了太多活儿,“坠的”。  她的理解不无道理。  1966年,姚芳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市廖屯镇瓦房村的普通农户家中。虽上面有个哥哥,但在少女姚芳看来,哥哥“没主意,不顶事儿”,自己作为老二,又是长姐,自然应该承担起照顾弟妹、操持家中内外的重担。在姚芳的记忆中,没有跟同龄小伙伴玩耍的场面,有的只是背着妹妹,牵着弟弟拾柴火、捡牛粪、洗衣做饭,
期刊
亮点1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rn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