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5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及前房深度、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6例(56眼)术前视力:<0.01者26例、0.1 ~0.2者23例、0.3 ~0.5者6例、>0.05者1例,术后6个月视力分别为:4例、11例
【机 构】
:
063600河北省乐亭县医院眼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河北省乐亭县中医院中医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5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及前房深度、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6例(56眼)术前视力:<0.01者26例、0.1 ~0.2者23例、0.3 ~0.5者6例、>0.05者1例,术后6个月视力分别为:4例、11例、21例、18例,手术前后视力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74,P<0.05).术后6个月眼压为(15.26±3.37)mmHg,明显低于术前眼压(34.60±3.85)mm Hg,(t=28.29,P<0.05).术后6个月前房深度为(3.27±0.64)mm,明显大于术前前房深度(1.58±0.39) mm(t=16.90,P<0.05).所有患者均有滤过泡形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可有效地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重症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Ⅰ组(22例)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Ⅱ组(20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出血量等.结果 Ⅰ组术中血压(102 ±30)mm Hg、心率(70±30)次/min、手术时间(8.2±1.3)min、术中出血量(1.8 ±0.2)ml、切口大小(0.8±0.
目的 观察黄蒲祛毒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采用黄蒲祛毒颗粒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150例予高锰酸钾外洗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强度和消失时间.结果 术后3、6d疼痛强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3.13±0.9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5±1.20)d(t =24.618,P=0.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Ⅰ组(采用椎体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Ⅱ组(采用椎体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Ⅲ组(采用椎体短节段固定骨水泥注射术)各20例,通过术后回访测量手术前后以伤椎为中心的脊柱功能单位(包括伤椎盟二下位椎间盘)的前后缘压缩比、伤椎椎管前后径(取其上缘最窄处)、脊柱后凸Cobb角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切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曾发生脑梗死与否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分析比较两组斑块稳定性和相关炎性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软斑及溃疡斑发生率、IMT厚度及颈动脉狭窄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6.411、9.106,t =3.594、14.356,P<0.05,P<0.01);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时孕周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14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A组(孕21 ~34周)和B组(孕35~41周),比较两组围产儿结局的不同.结果 B组孕妇并发症率和终止妊娠率(12.9%,27.1%)均明显低于A组(32.9%,51.5%)(x2 =6.846、12.211,均P<0.01);B组胎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7%、4.3%)均明显低于A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