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食不过量”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6个条目提出:“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质量” 。这就是推荐我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食不过量”,并坚持 “天天运动”,以 “保持健康体重”。
  进食量和运动量是保持健康体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进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质量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容易罹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有关研究表明,体质量在超重水平就可以明显地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和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肥胖者还易患骨关节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患。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合适范围,即健康体重。
  健康体质量用国际通用的体质指数(BMI)来衡量。BMI由体质量(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来。我国健康成年人体BMI范围为18.5~23.9,BMI在24~27.9者为超重,大于等于28者为肥胖。体重在健康范围内者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小于消瘦者(BMI <18.5)或超重和肥胖者。
  为了保持健康体重,提倡食不过量,天天运动。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食不过量”呢?
  食不过量就是指每天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人体的进食量通常受食欲控制。正常生理状态下,食欲可以有效地控制进食量,保持健康体质量,此时的食不过量,就是吃饱而不吃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不能有效地控制进食量,满足其食欲的进食量往往会超过实际需要量,造成过多的能量摄入,引起体重过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食不过量就意味着要适当限制进食量。对于容易发胖的人,特别强调应适度限制进食量,不要完全吃饱,更不能吃撑,最好在感觉还欠几口的时候就放下碗筷。预防不健康的体重增加,要从控制每日的饮食量做起,从少吃 “一两口”做起。这样每天减少一点能量摄入,长期坚持才有可能控制住体重上升的趋势。当然,另一方面,还应通过增加身体活动来消耗能量以保持能量的平衡。
其他文献
<正>目的动态分析明确1例HIV窗口期献血者早期治疗后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临床灵敏度。方法 1例献血者确认HIV窗口期后早期治疗,10次追踪过程中,补充进口、国产HIV抗体ELISA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