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模型理论的起源及哲学内涵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i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科学哲学在20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不同流派的更替,认知科学的发展则是科学哲学的进一步转移的契机,罗纳德·吉尔指出认知是科学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模型在“认知转向”哲学中具有特别的作用,模型是思维的工具,用来建构意义,对于模型的研究,虽已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还待发掘和探索,本文主要就吉尔模型理论的起源和哲学内涵发表相关见解。
  关键词科学哲学 吉尔模型 传统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368-02
  
  一、吉尔模型理论的起源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吉尔的模型看作是“自然主义”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是“进化论自然主义”的产物。
  事实上,吉尔的自然化认识论具有相当浓厚的抽象理论特色。自然主义前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从一些具体学科对其进行分析的,如库恩、汉森、奎因和坎贝尔等人便着重从心理学、经济学以及计算科学等方面分析论证自然化科学哲学,但是在吉尔看来,这些学科的研究分析并不能使人们真正、彻底地认识自然主义科学哲学;如果要对自然主义认识论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还必须进行语言哲学、心理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传统方法论的科学哲学研究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卡尔纳普的归纳逻辑受到严厉的批判;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虽从一种全新角度来阐明看待事物问题的方法,然而在吉尔看来,若被证伪的理论是要遭到排斥的,那么一切理论都应被排斥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基于这些原因,吉尔在思考科学哲学问题时便主张应放弃方法论,选择自然主义。吉尔认为“对任何科学来讲,都不存在哲学的基础,也不存在探讨科学的理论深度的哲学方法,存在的仅是科学方法本身”。豎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吉尔将认知科学融入到自然主义的研究中来,他提出了三种模型,更准确的说是将认知科学分为三类: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而其中每一类都为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模型。这也是他进化论自然主义,或称工具化认识论的核心所在。在他的认识中,工具化认识论即“理论并不涉及理论选择合理性原则等问题,它是由某种包含着个体判断和社会关联的自然过程决定的,由它们决定(某种认识)是被接受(或放弃)。”豏
  针对“模型”这一概念,吉尔认为,“原则上来说,模型并非用来解释形式系统的,而应被作为表征世界的一种工具”豐,所以“模型结构主义”并不能完全表征世界,它是不全面的,可以表征世界的是工具。
  
  二、吉尔模型理论的哲学内涵
  
  吉尔的模型理论以工具为出发点,试图通过工具使自然主义拥有解释世界和解决问题的两方面能力,主要是将认识论看作心理学的一部分,使认识论问题“实证”化。在他看来,合理性即是工具性,自然主义的科学哲学不需要定义合理性,因为“理论选择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是从行为者在实际科学生活所面临的种种选择开始”,豑“对我来说,存在的唯一合理性便是为达到已知目的而去运用经验策略的工具”。豒
  吉尔的模型理论主要是为认知科学服务的,主要有:人工智能(AI)、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目的是探索智能的实质,并希望产生一种与人类智能类似的机器。计算机就是科学家模仿人脑产生的一种模型物。早期的图灵机是一种抽象化的人工智能思想,而将这种构想具体化,机器的最普遍种类的设计是冯·诺伊曼完成的。这种冯氏机是最初的人工智能模型,也是吉尔认同的模型。
  在吉尔的认知思想中,特别提到一个词“认知资源”(CognitiveResources)。豓或许许多学者会将模型与认知资源等同起来,“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能力,甚至是技能,都能与模型工作、在新事件中发挥作用、在计算中使用它们。”豔在探讨模型与人工智能方面,他认为“起源于认知资源的模型结构变得更加依赖计算机,而计算机这种使用计算机编程、甚至能将其自己写程序的能力,将会变成一种更重要的认知资源”。豖
  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认知科学也有了飞速进步,但这方面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多,吉尔认为,我们不应将心灵和大脑分割开来。普特南曾说过:“既非心灵单方面地创造了世界,也非世界单方面地创造了心灵,而是心灵与世界一起创造心灵与世界。”豗这样在人工智能方面,吉尔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时应将大脑和心灵的研究置于一定的背景中进行研究。吉尔看来,模型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们能够指称对象、过程或其他模型,而正是在这种指称过程中,目标对象就能得到解释,而就我们所了解的人工智能模型中,即计算机和人类。
  (二)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型科学,其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是对事物真假的判定,当人们认为一个事物为真时,便容易认同它,反之则不能遵从它。在对认知心理进行研究时,吉尔综合阐述了多个哲学家的思想,比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拉卡托斯的“理论证伪”、库恩的“范式理论”等豘,其中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是吉尔特别提到的,他称之为“探索程序”(researchprogram)豙,这种“探索程序”主要是为了对人类的认知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
  吉尔的认知心理模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模型,是人的认知慢慢累积形成的过程。
  (三)认知神经学
  早期的认知神经学是邱奇兰提出的“拓扑形态映射图”,它并非简单的大脑“映射图”,是因为这个模型图在度量上是可变的,就像橡皮制成,还可以以某种方式拉长。吉尔的认知神经学在某方面也借鉴了邱奇兰的思想,在他看来,认知神经学必须借助某种工具才能实现,这种工具有可能是图表、仪器,也有可能只是一些数据,但依靠工具是必需的。
  我们知道,神经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细胞组成的,它是一个神经元网络。麦卡洛克和皮茨在他们的文章“神经活动内在概念的逻辑演算”一文中证明了:一定类型的(可严格定义的)神经网络,原则上能够计算一定类型的逻辑函数。
  吉尔模型理论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的工具认识论,这点在哲学上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及其合理性的,但也有缺陷。有些学者认为“吉尔的众多洞察和深刻的分析的结合并没有象他所说的那样能真正地解释科学”。
  
  注释:
  拉卡托斯(I.Lakatos)已经证明,若遵循波普尔的规则,会将一切理论证伪.
  RonaldN.Giere:ExplainingScience:ACognitiveApproach,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4.XVI..
  RonaldN.Giere:ExplainingScience:ACognitiveApproach,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4.7.
  RonaldN.Giere.UsingModelstoRepresentReality.InL.Magnani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新《纲要》中的要求和原则蕴含着生态教育的理念,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艺术感觉、人文素养和创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小学生数学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显然,传统评价学生数学素质的测验方式,已在许多方面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目的以
为了研究城市增长过程中杭州市地价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采用GIS技术对杭州市2003-2006年间的土地交易价格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环西湖的土地交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创建于1958年。医院传统曾以儿科为主,近年来根据社会和病人的需求,大力发展成人学科。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成人科室迅速崛起,学科建设开成百花争
新课程标准提出: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强调培养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实地研究和逻辑思维等方法,在了解学校物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就学校物理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
区域环境刺激和开发幼儿潜能,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分区活动也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位置,然而区域环境、分区活动质量的好坏,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是具体影响
寻租是近年来一个在学术界广泛讨论的问题,各种学术见解不断出现,研究成果大多建立在研究政府机构权力寻租的基础上取得,本文试图以国有企业为视角,分析研究国有企业中寻租现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干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对运动的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
监狱企业在探索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一统就死,一放就垮”的现象,就是未能处理好控制与创新的矛盾,如何在创新中加强控制,本文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建立符合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