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投创工厂刘一桦:教育智能硬件要能解决教育需求痛点

来源 :科技与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g5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文投创工场总经理刘一桦认为,教育本质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另一个是因材施教、个体化学习的问题。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的落地,在线教育公司裁员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的新闻。8月5日这天,网传字节跳动裁掉了在线教育的所有员工。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天,字节跳动旗下的大力教育推出新款智能作业灯。刘一桦便在等这款作业灯的开售,为她的女儿购置一款新的作业灯。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和高孕激素促排卵方案在年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中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为这类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107例年轻(年龄≤35岁)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拮抗剂组(41例)和高孕激素促排卵方案组(PPOS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激素(E
异位妊娠是指发生在宫腔以外的妊娠,常见部位为输卵管。输卵管截断术后残端妊娠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左侧输卵管梗阻右侧输卵管截断术后残端再妊娠的患者,并对其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青年女性,35岁,偏胖,已婚,月经稀发10+年,近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异常子宫出血(AUB),就诊后系统检查对症处理后给以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3个周期,同时嘱其减重。3月后复诊内分泌及体质量指数(BMI)恢复正常范围,给以促排卵治疗后指导同房,第2周期妊娠,现妊娠5+月,密切关注中。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不同给药方式对枸橼酸氯米芬(CC)促排卵所致薄型子宫内膜PCOS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行CC促排卵治疗的60例薄型子宫内膜PCOS患者,随机分为17β-E2阴道给药(阴塞组)和口服给药(口服组)两组,每组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及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年龄、BMI、月经周期)比较无统
目的探索叉头相关的磷蛋白结合结构域1(Forkhead-associated phosphopeptide-binding domain 1,FHAD1)在雄性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购买不同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包括0.5 d雄性5只,1周、2周、3周、4周、5周龄雄性小鼠各3只)以及成年C57BL/6J雌、雄性小鼠各3只。收集成年小鼠的心、肝脏、脾、肺、肾脏、脑、肌肉、肠、脂肪、卵巢以及各周龄雄性小鼠睾丸等组织,提取组织mRNA和蛋白。RT-PCR检测fhad 1在成年小鼠不同脏器以及在不
目的以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损伤为体外模型,探究睾酮对支持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并随机分为3组进行相应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仅溶剂)、PA模型组(PA 1 mmol/L)、PA模型睾酮干预组(PA 1 mmol/L+睾酮2μg/ml)。培养的TM4细胞进行相应处理24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并使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M4细胞中组成血睾屏障的主要连接分子Occludin和ZO-1的表达;采用试剂盒检测抗氧
妊娠晚期腹腔内出血临床上极为少见,其发病常无明显诱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一旦发生,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孕产妇突然死亡。为讨论其发病原因及处理原则,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例妊娠晚期腹腔内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于妊娠晚期腹痛伴腹腔积液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是抢救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关键。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高龄患者应用冻融单囊胚移植和冻融双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以期为高龄患者冻融囊胚移植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囊胚移植、年龄≥3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54个周期),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将纳入对象分为3组:35~37岁组(n=411)、38~40岁组(n=298)和>40岁组(n=245);再依照冻融囊胚的移植数目将每组分为2个亚组:单囊胚移植组(SBT组)和双囊胚移植组(DBT组)。分别比较各年龄段SBT组与DBT组患者的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编:郎景和办刊宗旨:男女性生殖生理、辅助生殖技术、生育调节、生殖疾病、遗传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学术论坛,介绍生殖医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和新方法。栏目设置:专家论坛临床研究综述实验研究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病例报告基层生殖健康等。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主要用于男性严重少、弱、畸精子症以及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等,自从该技术应用以来,已经诞生了几十万例婴儿,ICSI为许多男性不育家庭带来了福音和希望。ICSI已成为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ICSI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及该技术的侵入性操作等,人们愈发关注ICSI技术产生的胚胎及出生后代的安全性。本文旨在通过ICSI相关后代患病风险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ICSI出生后代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