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中对炎症因子及乳酸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限制性复苏对炎症因子及乳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 收集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60例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病人,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分别用乳酸钠林格液和碳酸氢钠林格液对两组进行复苏.在复苏前、复苏1 h后检测患者静脉血清中IL-6、TNF-α水平以及动脉血的乳酸值. 结果 观察组IL-6、TNF-α水平在复苏1 h后均较复苏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复苏1 h后IL-6、TNF-α水平较复苏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1 h后,观察组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1 h后,观察组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碳酸氢钠林格液能更好地抑制创伤性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能够有效的纠正酸中毒,比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效果更加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抑制物的影响,探讨其治疗KOA疗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96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患侧足三里、内膝眼、鹤顶、悬钟、阴陵泉等穴,每次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膝部艾灸箱施灸治疗,每次30 min.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马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膝关节积液厚度和滑膜厚度
目的:系统评价毫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2月20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 7个公开数据库中关于毫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运用Cochrane Handbook 15.1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以总有效率、治愈率、Sunnybrook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躯体与社会功能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为结局指标,运用Rev Man
目的: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A A)大鼠脊髓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一氧化氮-环鸟苷酸(NMDA-NO-cGMP)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NMDA受体拮抗剂(AP-5)组和艾灸+NMDA受体激动剂(NMDA)组,每组20只.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结合右后足跖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A A大鼠模型.艾灸组采用艾条悬灸“足三里”“肾俞”,两穴交替使用;艾灸+AP-5组和艾灸+NMDA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AP-5(0.7 m
重症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是误吸的高发人群,误吸可影响患者的肺部功能,造成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应对误吸可控因素是预防重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预防误吸管理主要从误吸风险评估、肠内营养喂养管理、气道管理三方面进行防控,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指导与借鉴.
目的 结合目前国内在颅脑外伤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创伤中心建设的重点内容及关注点. 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急诊手术病例共171例.根据患者入院时GCS评分(Glasgow Coma Scale)分为4组.术后根据其出院时的GCS评分对其预后进行评价,分为死亡,4~5分,6~8分,9~12分,13~15分5个类别.?结果共有17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按照入院GCS评分分为4组(3~5分,6~8分,9~12分,13~15分),其病死率分别是48.15%,20.5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sEMG)观察贺氏三通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区组随机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贺氏三通法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贺氏三通法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微通、温通、强通治疗(微通法常规针刺双侧风池、风府、翳风、廉泉、夹廉泉、丰隆和通里,留针30 min,每周5次;温通法:火针点刺双侧风池、廉泉,每周2次;强通法:三棱针点刺放血金津、玉液、咽后壁,每周2次),均连续治疗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纤维内镜吞咽功能检查(F
重度中暑是指暴露于炎热环境、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机体内核心温度>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是重度中暑时重要的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也是极易发生损伤的细胞,其损伤机制主要包括热应激、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肠道功能紊乱.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重度中暑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重度中暑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篇综述就重度中暑相关血管内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始终是军事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对维护部队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军事训练伤的特点、预防对策及康复治疗进行了综述,期望可以对部队军事训练伤的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中单丝氨酸蛋白激酶1(LIMK1)及丫叉同源物1(SSH1)蛋白表达、丝切蛋白棒状小体(Cofilin rod)密度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3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给予电针组大鼠右侧“曲池”“足三里”电针治疗,30 min/次,1次/d,连续7 d.观察各组大鼠mNSS评分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等特点,是全球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类型,对公众生命健康、社会经济文化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对洪涝灾害致病特点、洪涝灾害现场医疗救援人员国内外配备现状及医疗救援物资国内外配置等进行阐述,旨在为灾后现场医疗救援提供指导,为政府援助及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