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麻醉医生的角色与行为适应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麻醉医生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笔者通过1年的支农工作的亲身实践,深入基层调研。结果:派驻麻醉医生应当承担起管理者,传、帮、带者及健康宣教者的多重角色。结论:派驻麻醉医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使支农工作落到实处,达到卫生支农的目标和任务要求。
  关键词 卫生支农 麻醉医生角色 行为适应 角色转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87
  
  麻醉医生的行为适应是指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关系,以及工作环境之间的积极作用。因为人际关系的协调水准和环境适应的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每个个体的行为倾向,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角色塑造。行为适应最重要的环节是调整自己,行为适应的核心是加强自我调整和自我重塑。支援农村卫生扶贫工作涉及到县乡,范围广,民族文化特征明显,驻地生活条件差,派驻麻醉医生均来自医疗设备比较先进、工作条件比较优越、文化生活比较丰富的县级以上医院。因此,麻醉医生的行为要尽快适应当地群体的文化特征,入乡随俗,如生活习惯、语言特点、行为规范、相应的共同素质表现以及规章制度等。如果不能尽快使自己的角色行为得到调整,势必会出现惆怅、忧郁、失落、紧张、焦虑等心理失衡现象,也会与驻地医疗群体格格不人,表现出不适应、不协调,影响团结或淡化群体的和谐气氛,甚至削弱自己的工作能力。麻醉医生个人行为适应不良也是弱化自己身心健康和降低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受援医疗机构的外科医生对麻醉知识往往了解甚少,所以对麻醉方法的选择欠妥、对麻醉的适应症和并发症不能掌握,支农麻醉医生一定要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解有关麻醉方面的知识,积极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受援范围一般是老、少、边、穷地区,当地的患者有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方言土语,麻醉医生一定要深入群众、有所了解,以免引起民族纠纷,造成不良影响。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仔细认真地讲清麻醉意外情况和并发症,取得他们的同意,签字为证,将医疗纠纷杜绝或降到最低限度,使自己的工作更为主动。笔者通过与受援单位及派驻医疗对员的多次交流,认为派驻麻醉医生在卫生支农工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管理者的角色
  
  通过对15个受援单位的调查发现,国扶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均为单位的业务技术骨干,是各个学科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了业务方面,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搞管理工作;下属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外出学习进修深造的机会,缺乏管理能力的培养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医院的管理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对此麻醉医生首先应该充当管理者的角色,协助院长抓管理,建章立制。在反复调查了解、征求院长、科主任、护士长及医务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医院现存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拟订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将此作为暂行制度,有待于执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指导科室执行、落实规章制度,并督促检查,寻找偏差,及时反馈,不断完善。在纠正偏差的过程中应讲究方式方法,以征询的语气,艺术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既尊重了对方,又使对方接纳了建议。对原则性问题,一定要严格要求,规范标准;在规章制度的修订、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尊重院方的意见,考虑院方的承受能力和接受意愿,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应以“快步走,迈小步,不停步,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实施,否则会因职工一时难以接受而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不向院方提出任何超越现实的条件和要求,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有什么条件办什么事情。
  
  传、帮、带的角色
  
  在所调查的8个县(中)、乡医院的从事麻醉工作的13名医务人员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只有2名,其他11名都是由医技护理人员兼职,近10年来外出进修学习的只有3名。医院既没有专业人员业务学习及培训计划,又没有任何可供学习的杂志、报刊,麻醉医务人员缺乏自我学习意识,致使麻醉知识不能得到更新,信息闭塞,观念陈旧。为此,派驻麻醉医生应尽快充当起传、帮、带 的角色。同院长协商,以实用性为前提、知识缺乏的主要方面为主线,制订学习培训计划和学习制度。采取亲临一线、现场指导、示范操作、专题讲座,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传就是将麻醉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授于他们,使他们掌握麻醉意外情况和并发症,正确选择麻醉方法,合理处理麻醉病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和急救技能。帮就是帮助他们开展新业务,力所能及的给予麻醉设备和药品支援,向上级卫生领导部门反映、建议,争取得到最大程度的帮扶,给他们创造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带就是带教,使他们得到正规的麻醉培训教育,和支援单位联系,为受援单位免费提供进修学习,认真带教,给他们最多的操作机会,扎实掌握麻醉技术,使他们具有专业麻醉医生。
  
  健康宣教者的角色
  
  健康宣教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健康宣教的重要意义在于预防疾病的复发,通过宣教的健康保健知识的有效传播,人们可以借此改变原来本身不自知的错误生活习惯,减少普通疾病的发生,这个意义上说,健康宣教是缓解和节约医疗资源的根本方法。对于病人以及医院来说,健康宣教都是一种有益的方式。
  
  讨 论
  
  麻醉医生的服务对象是具有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对患病及死亡有各自的观点、对疾病有不同的感觉和知觉的群体。在当地群众的心目中,医疗对员都是专家。因次,麻醉医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向当地群众认真解答好每一个问题,尊重他们的民族风情,了解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熟习方言土语,和群众打成一片,尽快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做出恰如其分的答复,以自己的爱心、热心、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取得群众的信任,使健康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麻醉医生尽块适应角色转换,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体显麻醉医生的社会价值,为农村卫生工作创更大的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系统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探讨。结果:甲型H1N1流感曾有多次暴发或流行。结论:此次甲型H1N1流感能有效预防。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流行 預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9.130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包含绝大部分的Ⅰ相和Ⅱ相代谢酶,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代谢解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葡萄糖醛酸代谢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
作者简介 夏长青 女,1966年出生,宁夏海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  项目来源 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5.091  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成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结核病在我国的感染率为367/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60/10万[1]。结核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0
羽管键琴是一种通过拨弦发声的键盘乐器,被认为是现代钢琴的前身。它发源于14、15世纪左右的欧洲,并在16世纪得以广泛的运用并一直盛行直至19世纪早期,被现代钢琴所替代。现
<正> 柯韻伯所著的《伤塞来苏集》和《附翼》等書都是很有功于仲景的,它的内容結构具有創造性的优点,能够另出手眼一反过去各注家随文敷衍的作法,把《伤寒論》的湯証分門别类
关键词 流变 检测 数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86    血液流变的检测,是当今健康体检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摄入脂类食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部分人群血脂居高不下,造成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然而,检测血液流度值的准确与否,也给检验工作者带来诸多的思考。为使广大检验工作者能够及时准确的发出报告单,我们的几点意见,将供同行参考
<正> 《伤寒论》中的麻黄升麻汤证也存在咽喉局部的症状,原文为“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会议
摘 要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在声带疾病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178例声带疾病行喉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本组178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随访6~24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声嘶明显好转。结论:喉内镜手术治疗声带疾病具有微创、视野大、清晰度高、照明好、切除病变彻底、保留结构功能好等优點。  关键词 喉内镜 声带疾病 微创手术